“張廠長,這二十塊錢先不要給我找,我想好好談?wù)劰庸?yīng)的問題。”
沈安南看著張廠長的準(zhǔn)備遞過來的錢,推了推,說出了自己最終目的。
“我們就打開天窗說亮話,我知道廠子現(xiàn)在的效益不太好,我也不會要太高的價格,就想知道常規(guī)收其他果農(nóng)的果子價錢如何?”
“沈同志,不瞞你說,我們收果農(nóng)的果子都是一個價一斤兩毛五,你這是上等果子,我們就按照市場價一斤四毛怎么樣?”
張廠長知道自己糊弄不了沈安南,直接說出了自己的心理價位。
“呵呵,張廠長可是你不厚道了,我這蘋果要是拉到集市上賣那可是一斤八毛到一塊呢。”
“我也知道咱們廠子的需求量大,我們就取個折中價四毛五怎么樣?”
“我這人也是個實誠人,不會是獅子大張口,也不會拐彎抹角,四毛五要是可以,過兩天我去我親戚的果園先收一百斤給您拉過來。”
她知道張廠長說的價位在他的心里已經(jīng)是最高了,不過她并不想就這么容易同意,還是要有來有回的切磋一下,萬一能多爭取一點利益,何樂而不為呢?
她說完話并沒有得到張廠長第一時間的回應(yīng)。
張廠長沉思著,右手還時不時的點一點桌子,發(fā)出‘咚咚咚’的響聲。
這個反應(yīng)就說明張廠長還在猶豫,沈安南察覺以后開始繼續(xù)游說。
“張廠長,其實我也是想達(dá)成長期的合作,您看這樣行嗎?咱們第一批果子就按照您說的四毛怎么樣?”
“如果我的果子做出來的罐頭銷量比較好后期就按照我這四毛五的價格?”
她上輩子開飯館這么多年,還是知道商人之間相互讓利的好處。
張廠長正在愁到嘴邊的話如何委婉拒絕的時候,沈安南及時給了臺階,他要不不那就下來那可就真的錯過機(jī)會了。
“好好好,還是沈同志大氣!就沖你這么好說話,咱們以后一定可以長期合作的。”
張廠長秒變笑臉,站起身伸出雙手客氣的表示合作愉快。
兩人就在科長和會計同在的情況下,先擬訂合作合同以及具體細(xì)節(jié)和錢數(shù)。
沈安南認(rèn)真查看后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遺漏直接簽了自己的名字,按了手印。
她說明三天后會雇傭一輛貨車將果子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拉進(jìn)罐頭廠。
合作合同是一式兩份,沈安南一份自己帶走,張廠長的那份要放在廠子里收著備份。
簽了合作合同的待遇就是不一樣,張廠長直接把廠里的貨車司機(jī)喊了出來,讓司機(jī)把沈安南和一百罐罐頭安全送到家。
這待遇讓沈安南覺得多少有點小題大做了。
畢竟那一百罐罐頭放在貨車車斗里都不夠塞一個角角的。
等到沈安南坐上貨車的副駕駛,剛開出去沒多久,司機(jī)就開始試探起來。
“沈同志是吧,你家親戚的果園在哪啊?是不是不在鎮(zhèn)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