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國向前一步,整個人的氣勢,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劍,鋒芒畢露!
“我們還要全員出席!一個都不能少!”
“我們踏出這扇門,就是用行動告訴他們,告訴全世界!”
他的聲音,陡然拔高,如同炸雷!
“華夏人,嚇不倒!”
“他們想讓我們躲起來,我們偏要站到最亮的聚光燈下面去!”
上午九點。
勒布爾歇機場。
由四輛防彈轎車和前后八輛警用摩托組成的特殊車隊,在無數道復雜的視線中,緩緩停在了主展館的入口處。
車門打開。
幾乎是在鄭建國踏出車門的瞬間。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數以百計的閃光燈,如同瞬間引爆的白色雷暴,瘋狂地炸響!
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像嗅到血腥味的鯊魚群,一擁而上,瞬間形成了一堵密不透風的人墻。
無數的話筒和錄音筆,像一桿桿黑色的長槍,拼命地向前遞送。
“鄭先生!請問昨晚的襲擊事件是否屬實?”
“華夏代表團是否會因此退出本次航展?”
“您對襲擊者的身份有何猜測?”
尖銳的問題,裹挾著刺眼的閃光,劈頭蓋臉地砸來。
鄭建國沒有回答。
他只是站在那里,挺直了腰桿。
羅沛霖總工,蘇晴,李向東代表團的所有成員,依次從車上走下。
他們沒有一個人開口。
也沒有一個人,因為那片瘋狂的閃光燈而眨一下眼睛。
他們只是默默地,站到了鄭建國的身后,匯成了一道沉默的,卻堅不可摧的堤壩。
在法國警方艱難地開辟出一條通路后。
鄭建國邁開了腳步。
他昂著頭,臉上沒有任何表情,目光直視前方,就那么一步一步地,迎著那片足以將人吞噬的媒體風暴,走了進去。
羅沛霖總工跟在他的身后,白發在閃光燈下熠熠生輝,那張儒雅的臉上,寫滿了屬于學者的傲骨。
蘇晴和李向東并肩而行,他們的臉上,沒有絲毫的畏懼與退縮。
他們身后的王浩等人,也學著領隊的樣子,把胸膛挺得筆直。
這一刻,他們不是一群僥幸生還的受害者。
他們是一支剛剛打贏了一場血戰,正在踏入凱旋門的,驕傲的軍隊。
展館內。
華夏代表團那個原本位于角落的展臺,此刻已經徹底變成了全場的焦點。
里三層,外三層,被無數的同行和潛在客戶圍得水泄不通。
當代表團穿過人群,走進展臺時。
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了過來。
那目光里,再沒有了之前的輕視與譏諷。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混雜著敬佩,好奇,與發自內心的同情的復雜情緒。
羅沛霖總工沒有理會周圍的目光。
他徑直走到臺前,拿起了話筒。
蘇晴跟在他的身邊,打開了投影。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
羅總工的聲音,通過麥克風,清晰地傳遍了整個角落。
“昨天,我們對‘龍眼一號’的抗干擾性能,做了一次初步的展示。今天,我們將為大家深入解析其內部的冗余保護設計,與全新的能量引導架構”
他絕口不提昨夜的襲擊。
仿佛那場生死驚魂,從未發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