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該抓緊趕路了。”云大軍說著,一把接過竹籃扛在肩上。
一家四口踏著晨霧走進大山。
冬日的山林褪去了綠意,枯枝如利爪般伸展。
崎嶇的山路上碎石遍布,荊棘叢生。
“小心腳下。”葉琴不時回頭叮囑兩個孩子。
“娘放心,我們會注意的。”兄妹倆齊聲應道。
臨近正午,他們終于望見了小河生產(chǎn)大隊。
云菀早已氣喘吁吁,小臉通紅。
這副身子骨實在太弱,饒是她有內(nèi)力護體,走這么遠的山路也夠嗆。
“菀兒累壞了吧?”葉琴心疼的替女兒擦汗。
“不累的。”云菀搖搖頭,卻見母親已經(jīng)擰開水壺遞到她嘴邊,“喝點水歇會兒再走。”
云菀乖巧的仰頭喝水,又遞回給母親,“娘也喝。”
見女兒這般懂事,葉琴心里暖融融的,招呼丈夫和兒子也來喝水。
歇息片刻后,一家人繼續(xù)趕路。
誰知剛進村,就撞見了云老四媳婦和云富生。
葉琴娘家與李家同村,碰面在所難免。
“真是冤家路窄。”葉琴低聲嘀咕,拉著孩子就要繞開。
那邊云老四媳婦也冷哼一聲,眼神怨毒的像見了仇人。
兩家人正要各走各路,卻被樹下閑聊的村民叫住了。
“哎喲,這不是葉家閨女和李家閨女嘛!”一個大嗓門的嬸子嚷道,引得眾人紛紛側(cè)目。
葉琴勉強應了聲,那嬸子卻轉(zhuǎn)向云老四媳婦,“李家閨女,今年帶啥好東西回娘家啊?讓咱們也開開眼唄!”
往年李氏仗著云老太的寵愛,回娘家總是大包小包。
可如今老云家窮的叮當響,她只能帶著野菜黑饃,臉上頓時掛不住了。
云老四媳婦一聽這話,立刻下意識的護住臂彎的籃子,硬著頭皮道,“還能帶啥?不就跟往年一樣!”
她梗著脖子,強裝出一副趾高氣揚的模樣,仿佛籃子里裝的真是大魚大肉。
“是嗎?那我可得開開眼!”那嬸子皮笑肉不笑的說著,不由分說就掀開了籃子上的蓋布。
只見里頭赫然是幾把蔫黃的野菜和六個黑乎乎的粗糧饃饃。
要知道往年她帶的最差也是高粱面饃,哪曾這般寒酸?
“喲,這就叫‘跟往年一樣’?”嬸子頓時嗤笑出聲,唾沫星子直飛,“誰不知道你們老云家如今欠了一屁股債,還在這兒裝闊!”
原來這嬸子早就知道她今年寒磣,故意當眾給她難堪。
云老四媳婦往年回娘家總要顯擺,早就招人記恨,如今落魄了,自然有人要來踩上一腳。
圍觀的人群爆發(fā)出一陣哄笑。
云老四媳婦臉色青白交加,活像被人當眾扇了幾個耳光。
她一把搶回籃子,惱羞成怒的罵道,“關(guān)你屁事!長舌婦!”
說罷她就拽著云富生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