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海市找到門路,雖然要八千中介費,但絕對值得!”
宋鵬程雖然來廠里時間不長,卻展現出驚人的商業嗅覺。
每次從省城運布料都要支付高昂運費,人工送貨更是耗時費力。
有了拖拉機,無論是批發還是零售,效率都能翻倍提升。
云澤陽聽得兩眼放光。
錢不是問題,關鍵是能搞到緊俏的拖拉機!
在他心里,最佩服的除了妹妹云菀,就是這個新認的干弟弟了。
就這樣,梧桐服裝廠迎來了雙喜臨門的好日子。
宋鵬程雷厲風行,當天就交接好工作,背著行囊踏上了開往海市的火車。
如果順利,半個月后就能開著拖拉機凱旋。
云菀仔細盤算著:現在廠里月產量突破五萬件,每件凈利兩塊五,扣除成本后月入近十萬,年利潤可達百萬。
這在三十人的小廠里堪稱奇跡。
究其原因,是趕上了計劃經濟松動的風口。
老百姓有錢想買,卻被票據限制。
他們生產的服裝質量堪比廣貨,自然供不應求。
國營廠不屑擺攤,小作坊又缺乏設備技術,讓他們獨占鰲頭。
賺錢是必然的,但云菀心里清楚:樹大招風,暗處的危機也在悄然滋長。
如果有人舉報,梧桐服裝廠很可能會成為被整頓的典型。
地方zhengfu面對這種情況往往選擇最穩妥的處理方式:直接查封停業。
上次李經理特意給她看的省報,就是在隱晦的提醒她這個風險。
云菀明白,自己的服裝廠走在了時代前面。
李經理是希望她能穩妥的度過這段政策空白期。
正如他所說,只要再堅持一年,服裝廠就能光明正大的發展壯大。
暑假臨近,云菀卻感到時間緊迫。
這次去見林清遠,至少要半個月,甚至可能要一個月。
孩子們對父親的思念她都看在眼里,既然要去,就讓他們好好團聚。
臨行前的工作堆積如山:要完成未來兩個月的服裝設計稿,還要教會宋雪打版技術。
偏偏宋鵬程又去了上海,廠里的事務只能交給哥哥打理。
正好趁著零售業務暫停裝修的空檔,云菀決定給哥哥好好培訓管理知識。
好不容易安排好廠里的事,云菀開始為旅行的事情做準備。
她特意去火車站排了半天隊,總算買到了三天后的軟臥車票。
七月的驕陽似火,售票廳里悶熱得像蒸籠。
云菀擠出來時,后背已經濕透。
她靠在墻邊大口喝水,突然一陣天旋地轉,眼前發黑。
扶著墻壁緩了五分鐘,眩暈感才慢慢消退,只留下一身冷汗。
“奇怪,難道是中暑了?”云菀喃喃自語。
見天色轉陰,她趕緊往百貨商店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