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369章 (第1頁)

林清遠走后,云菀將思念化作筆下的秋裝設計圖。

直到趙建國帶著考察團來訪,才打斷了她沉浸的工作狀態。

“云菀同志,我們是來取經的。”

趙建國一進門就感受到與國營廠截然不同的活力。

他身后那些干部起初不以為然,直到跟隨云澤陽走過規劃分明的生產區

原料區、裁剪區、縫制區、質檢區,物流通道與訪客通道涇渭分明。

每個工位上方都懸掛著當日產量看板,消防設施旁貼著醒目的疏散示意圖。

干部們交換著驚訝的眼神。

這個被他們輕視的“小作坊”,竟比國營大廠還要井然有序。

難怪趙書記調研的第一站就選在了梧桐服裝廠。

會客室里,干部們面前清一色擺著白瓷茶杯。

有人皺著眉頭瞥了眼杯中寡淡的茶水,又掃了眼空蕩蕩的茶幾,臉上寫滿不悅

連個果盤都沒有,這接待也太寒酸了。

“趙書記,廠里熬了消暑的綠豆湯,要不要嘗嘗?”

云菀將眾人的神色盡收眼底,唇角掛著得體的微笑,“這天氣確實悶熱。”

她特意強調了“悶熱”二字,暗示這群不請自來的客人打亂了廠里的正常秩序。

趙建國擺擺手:“不必麻煩。”

他轉向隨行人員,語氣嚴肅:“今天是我們冒昧來訪,沒有提前通知,這是工作上的失誤。”

這番話讓在場的干部們面面相覷。

往常下鄉考察,哪次不是前呼后擁、好吃好喝的伺候著?

“你們廠辦得很有特色,很多管理經驗值得國營單位借鑒。”

趙建國翻開筆記本,“云菀同志,目前有什么需要zhengfu協調的困難嗎?”

這次調研是省委部署的重要工作,旨在推動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云菀對這位務實的新任書記印象頗佳:“不瞞您說,我們確實遇到發展瓶頸。”

她指向窗外擁擠的廠房,“現有場地已經制約了產能擴張。”

“我們計劃在省城設立分廠,但對政策扶持和營商環境還不太了解。”

話音剛落,會議室里響起此起彼伏的咳嗽聲。

一位兩鬢斑白的干部忍不住插話:“三個月就要開分廠?年輕人有闖勁是好事,但也要量力而行啊。”

他旁邊的同僚立即幫腔:“私營企業更要穩扎穩打,冒進容易引發社會問題。”

云澤陽聽得青筋暴起,正欲反駁,卻被妹妹悄悄拽住了衣角。

“各位領導,”趙建國突然提高聲調,“你們了解過梧桐服飾的市場口碑嗎?”

他拿出一份調查報告,“根據我們的調研,不僅本省消費者,連周邊省份的顧客都對他們的產品贊不絕口。”

書記的發言讓會議室驟然安靜。

他環視眾人,一字一頓道:“縣委將全力支持像梧桐服飾這樣管理規范、市場認可的民營企業。在政策允許范圍內,為他們開辟綠色通道。”

這番話像一塊石頭投入平靜的湖面。

剛才還七嘴八舌的干部們,此刻紛紛點頭附和,會客室里頓時充滿了對梧桐服裝廠的贊美之詞。

送走考察團后,云澤陽憋了一肚子氣,轉身看向妹妹:“菀菀,剛才干嘛攔著我?他們也太瞧不起人了!”

云菀輕輕搖頭:“大哥,你想用什么說服他們?告訴他們我們的日產量?還是日銷售額?”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