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你要做的‘通脈丹’,工藝太復雜了!咱們廠這條件,根本玩不轉!”王建民手指重重敲在桌上,聲音因為激動有些發啞,“硬上?萬一砸了,我們拿命搏來的這塊招牌,可就完了!”
他目光掃過圍坐的骨干,最后釘在廠長身上:“這險不能冒!我王建民,不能看著你帶著廠里幾百個兄弟往火坑里栽!”
話砸在地上,濺起一片認同。不少老師傅感同身受,紛紛點頭。
這件事畢竟是大事,沒有人會拿這種事開玩笑的。
“廠長,老王在理,還是穩當點好。”
“是啊,能安穩過就不折騰了。”
林衛國心里明白,王建民是一片赤誠護廠心。可他也看得更透:這年月風頭變快,不沖就得落伍。等死?那怎么成!他今天,就得把大家這股“穩”勁兒擰過來,為廠子將來的路清掉最后一道思想的坎。
這近乎攤牌的局面,林衛國沒拿廠長的身份壓人,連臉色都沒沉一下。
他靜靜聽著,直到最后一聲附和落下。這才緩緩站起身,對著王建民,深深彎下了腰。
“老王,各位師傅,你們的心思,我懂。廠子這份沉甸甸的惦記,林衛國記這兒了。”他直起腰,眼神掃過全場,聲音清朗有力,“可開廠子,不是守攤子求安穩。市場是戰場!逆水行舟,原地踏步就是倒退!”
“我不拿位置壓人,說句掏心窩子的——”
“今天,我們就搞一場全廠范圍的‘生產路線大討論’!”
他指向會議室的左右兩邊。
“支持王主任,認為應該穩扎穩打的,站到左邊。”
“支持我,認為應該抓住機遇,冒險一搏的,站到右邊。”
“我們不搞一言堂,我們用事實和道理說話!”
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辯論,在衛國制藥廠新建的車間里,正式拉開帷幕。
以王建民為首的保守派,據理力爭:“穩定壓倒一切!我們好不容易才端上鐵飯碗,守住現有的成果,才是最重要的!”
而以那些剛剛從省城招聘來的、思想活躍的年輕技術員為主的激進派,則寸步不讓:“市場不等人!等我們覺得安穩了,黃花菜都涼了!不抓住機遇,我們很快就會被時代淘汰!”
雙方爭執不下,整個車間吵成了一鍋粥。
就在這時,林衛國走上了那個用木箱臨時搭建起來的主席臺。
他沒有講任何空洞的大道理,而是伸出三根手指,用一種無比清晰、無比有力,足以讓在場每一個人都熱血沸騰的聲音,為全廠的工人,算了三筆賬!
“第一筆,我們算經濟賬!”
“王主任說‘止血散’是金飯碗,沒錯!但這個碗,能裝多少飯,是有數的!它的市場,主要在軍隊和工礦企業,是有限的,利潤是有天花板的!”
“可‘通脈丹’呢?它面向的是我們國家千千萬萬被心腦血管疾病困擾的老年人!這個市場有多大?我告訴你們,大到無法想象!”
“一旦成功,我們工廠的利潤,將不是翻一倍兩倍,而是十倍,二十倍!到時候,大家能拿到的分紅是多少?能享受到的福利是什么?是新房子,是新添的自行車,是讓你們的子女,都能上全縣最好的學校!”
“第二筆,我們算政治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