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意。”
“我也同意。”
“附議。”
好家伙!滿朝文武頭一回這么齊刷刷地站出來,全都喊著讓林云軒帶兵去。都覺得這人留在舒服地方,太浪費了。
這幫人里頭,分兩種。
一種是真想看看林云軒到底有多大能耐。
另一種純粹是被林云軒煩透了,這小子在長安城就沒消停過,天天惹事兒。干脆讓他去戰(zhàn)場上,是死是活看老天爺吧。
李世民心里其實偷著樂呢,可當皇帝就得會裝啊。臉上還是一臉平靜:“各位愛卿想過沒有?林云軒原本就是個讀書人,雖說有些鬼點子,但打仗可不是靠耍小聰明就行。
萬一他上了戰(zhàn)場出點意外,怎么辦?他雖說不樂意參軍,可也替朕、替百姓辦了不少好事,大伙兒難道不清楚嗎?”
“陛下。”
程咬金晃著大塊頭站了出來:“老臣覺得,正因為他本事大,才更應該去打仗!陛下要是擔心林云軒的安全,老臣我打包票!只要我老程還有一口氣在,就絕不會讓他掉一根頭發(fā)。”
“陛下,您就答應了吧。”
“陛下”
一大群官員嘩啦又跪下了。幾個年紀大身子骨弱的,心里直罵娘,可也沒轍,磨磨蹭蹭跟著跪。
結果剛跪下,李世民就喊了聲:“準了。”
靠!
官員們立馬利索地站起來了。那幾個老頭子又哆哆嗦嗦跟著站,心里這個窩火:坑人也沒這么坑的!可還不能發(fā)作,臉上還得裝出一副忠心進諫的模樣。
“老實跟各位愛卿說吧。”李世民露出了笑容,“朕昨晚一宿沒睡,想的跟你們一樣,林云軒必須去打仗!這事就這么定了。”
當皇帝就得這樣,你們得先亮牌,老子才能翻底牌。要是臣子比皇帝還能沉住氣,那顯得皇帝多不穩(wěn)重啊。
“只是呢,接下來,關于兩個月后六路大軍北伐吐谷渾的事,朕還得跟各位好好商量商量。”李世民身子往前傾了傾,臉上似笑非笑,掃視著殿里的文武百官。
大唐跟吐谷渾這仗,打打停停多少年了。從隋朝那會兒起就沒消停過,當年高祖李淵還是隋朝臣子的時候,就從太原起兵打過。
可吐谷渾這幫人,簡直跟牛皮癬似的,怎么都弄不干凈。
后世也有活生生的例子,華夏二十一世紀那會兒,西北邊疆老出事,還有人打著什么“圣戰(zhàn)”的旗號搞襲擊,攪得邊境不得安寧。
就是這幫人的后代干的。
所以說啊,從隋唐開始,這麻煩就沒斷過。想想后來經歷那么多朝代,也沒把這仗徹底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