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的游子,誰不希望家鄉能太平繁榮?
離鄉數月,亦想歸家看看。
思鄉之情,溢于言表。
“但愿無事吧。”
方子期搖了搖頭道。
叛軍入境,十室九空,那可不是跟你開玩笑的。
而且
這叛軍還會裹挾百姓。
現在也不知道柳溪村的族人有沒有被叛軍裹挾走。
總而言之。
下場皆不會太好。
能保留一條命,已是萬幸。
自然不可奢望更多。
以往叛軍還未入境的時,雖今日征兵役,明日加賦稅,但好歹還有一夕安寢之地。
至于現在嘛
方子期也只能祈愿那些族人自求多福了。
該提醒的方子期都提醒過了。
但最終愿意投奔親戚或逃來省城的族人甚少。
當然,各家有各家的緣故。
一是故土難離。
二是大多沒有閑錢奔走。
能夠拋家舍業、賣田賣地咬牙逃荒者,終究還是少數。
又或者像方族族長方文泰,雖聽進去了勸說,卻也只是讓家人去逃荒,而他自己仍舊坐鎮柳溪村。
人老了,也就不想走了。
就算是死,也想死在家鄉。
諸多原因,不一而足。
“哎!”
“自古以來,匪過如梳兵過如篦”
“這叛軍也是兵啊”
“恐怕寧江府的百姓…日子不好過了。”
“先是被叛軍盤桓數月,然后左騎軍現在又去了”
周夫子嘆了口氣,稍微想一想都知道現在寧江府的百姓過得是什么日子。
方仲禮沉默了。
道理他不是不懂。
可…總有著一些莫名的期待。
但是這期待落空,心中也是空落落的。
“不過…不管怎么說。”
“這寧江府總算是逃離了叛軍的魔爪了。”
“若是有知民事的實干之官員能夠重新治理,民生總是能恢復的。”
“怕就怕…這叛軍什么時候又打過來了。”
“那到時候千瘡百孔的寧江府…就徹底遭了。”
“據說那山岱省…早已赤地千里百里無人煙。”
周夫子懷揣著美好期望,卻又要面對現實。
“子期。”
“晉王既然擊潰了黃角的叛軍,那叛軍應當不會再打回寧江府了吧?”
方仲禮抬起頭,眼眸中透著希望。
方子期其實也不想打擊他爹。
但
事實就是事實。
與其到時候失望透頂,還不如早些降低期望。
“暫時尚且不知。”
“但是據我分析,這晉王同黃角叛軍怕是已經達成了一種默契。”
“所謂的晉王大捷,恐怕也只是這默契之下的產物罷了。”
“叛軍撤出寧江府,左騎軍跟在后面追擊一下”
“然后黃角扔出幾千老弱病殘讓左騎軍殺個痛快”
“我所猜測也不盡然都對。”
“然”
“我覺得是這樣。”
“不說左騎軍有沒有實力擊潰黃角叛軍,就算他們有這個實力,這個敏感時刻,怕也不會隨意出手就是了。”
方子期淡漠道。
有些東西…其實是互通的。
“子期。”
“按照你之所言”
“這大捷還不如不大捷呢”
“反正也無益處。”
方仲禮此刻像一個泄了氣的皮球一般。
“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