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期鏗鏘有力道。
就是這話…微微有點虛。
“續命三百年?”
“哎”
“但愿如此吧”
“子期。”
“同你說了這么多,為師心中舒服多了。”
“若非為師急著返京,定要同你暢談個三天三夜。”
“然京城亂象已生,現在唯有盡快遷都,才能避開各方的牛鬼蛇神。”
“此番回京后,一旦太子登基之事定下,我就要勸說太子立即遷都!”
“那京城…是真不能待了!”
“否則我大梁…真要亡了。”
柳承嗣雙目一陣憂愁。
“老師,那學生就先走了。”
“學生預祝老師萬事勝意。”
方子期行禮后,就離開了。
離開之前,順便將帶來的紅燒肉和鹵肉也帶走了。
先帝剛駕崩,柳城嗣作為朝廷的三品大員,自然不能隨意吃肉。
出了柳府大門。
方虎疾步走了過來。
“子期,無事吧?”
“剛才我本也想沖進去,被幾個軍士攔住了去路。”
“好在柳大人剛好出現”
方虎慶幸道。
“無事虎叔,先回去吧。”
方子期心情有些沉重。
先帝駕崩了。
帶來的一系列事情可就復雜了。
接下來這皇位誰來繼承?
年幼的太子和野心勃勃的晉王進行決斗?
從明面上來看,這晉王確實勝算更大一些。
尤其是朝中還有太皇太后幫著晉王。
但
晉王少的其實就是一個大義。
先帝死了,繼承皇位的可以是他的兄弟,但絕不能是晉王這個叔叔。
輩分亂了。
順位繼承的秩序崩塌了
而且
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尤其是那些清流文官,素來主張順位繼承。
還有…對于那些文武百官來說,他們經歷了啟元朝,都算是先帝的臣子,也就是先帝的人,若是現在晉王當了皇帝,還能有他們的好果子吃嗎?
可要是太子繼位就不一樣了,一方面是順位繼承,符合禮法,另一方面太子是先帝的兒子,他們這些先帝留下的老臣自然可以繼續重用。
更為關鍵的是,太子只有五歲
五歲的太子…這意味著什么?皇權旁落,他們這些文武大臣的好日子要來了。
一路上。
方子期想了很多很多
對于最終究竟是五歲的太子登基,還是晉王登基他也看不好。
事在人為
畢竟這晉王手握二十萬左騎軍,而且還和黃角勾勾搭搭的。
先帝剛死,如此良機,這晉王不可能沒動作。
回到家后。
方子期的臉色也一直不太好看。
而等他歸家后
發現家中親眷大多都來了。
想來是他和他爹中舉的消息傳開了。
所以他三叔三嬸、大舅二舅等人都跟著涌過來賀喜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