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凡事看兩面 (第1頁)

凡事看兩面

凡事都有兩面,一是“是”,一是“非”;一是“善”,一是“惡”。此外,所謂“好、壞”,“對、錯”,“加、減”,“有、無”等等,都有兩面。

然而,看似有兩面,其實也沒有絕對的兩面;有時兩面都是好的,有時兩面都是壞的。甚至有時“是”的當中,還有一些“不是”;“不是”的當中,也有一些是“是”的。

有時候兩個人爭執(zhí),各說各的道理,這是因為各有各的立場,無所謂誰是誰非、誰對誰錯。正如兒女說父親最可愛,說母親最可愛,都“是”的,但都不圓滿,應該說:父母都可愛。

佛教徒說佛教最偉大,基督教徒說基督教最偉大,都是對的;但是,如果能夠尊重對方,佛教徒說基督教也很偉大,基督教徒說佛教也很偉大,這樣會更圓滿。

有時候“是非”從各自的立場來看,或是因為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背景不同,彼此各執(zhí)其是,就很難有標準了。

東方人看西方人,在公眾場所里,袒胸露背,妖里妖氣,不夠莊重;西方人看東方人,在大庭廣眾中,赤膊半裸,不成體統(tǒng)。

東方人看西方人事事排隊,認為是浪費時間,不懂工作效率;西方人看東方人,時時爭先恐后,亂成一團,認為是毫無秩序的民族。

中國人看日本人,彼此彎腰作揖,一個告別,沒有三彎五屈,走不出門;日本人看中國人昂首闊步、驕橫無比,認為是一個不懂禮貌的民族。

中國人看西方人,結婚離婚、離婚結婚,第一任丈夫、第二任丈夫,第一任太太、第二任太太,甚至第四,第五任太太,簡直匪夷所思;西方人看中國人,三妻四妾,兒女繞膝、三代同堂,五代共住,真是不可思議。

中國人一見面,習慣問候?qū)Ψ健澳愠燥埩藳]有”?西方人覺得實在奇怪;西方人一見面就互相擁抱親吻,中國人也覺得很難接受。

所以,佛教主張“中道”,對任何事都要看他的居心、看他的動機。因為凡事都有因果的兩面,唯有看出“中道”的因緣,才有“公是公非”。凡事不看兩面的人,喜歡聽“片面之詞”,這是不懂得公理。公理要把它放在臺面上來講,它必定有一個平衡點;它是兩面的,是多面的,甚至還有其他另外的內(nèi)在因緣呢!至于如何看出這些?那就只有靠智慧才能了解了!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