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二春
有的地方,稻谷每年只收一季,但是經(jīng)過研究改良,現(xiàn)在的稻米一年可收兩季;人生,過去認為青年期是人生的春天,但是經(jīng)過現(xiàn)在醫(yī)學保健,人生也應該有第二春。
人生的第一個春天,年輕力壯,有理想,有熱情,有希望,有未來,有無比的信心,有無限的活力,就好像春天欣欣向榮,萬物生長。在人生的春天里,洋溢著溫暖的氣候,透露著宇宙的生機,所以人人都應珍惜自己的春天。
但是,數(shù)十年后,年齡老了,工作退休了,人情練達了,意志消沉了,就好像歲末寒冬。其實,如果經(jīng)過研討,不管男女,必然每個人都會擁有人生的第二個春天。
春天不是氣候,是在人和;年齡不是歲數(shù),是在活力。現(xiàn)在五六十歲的人生,在公務上退休了,但那只是工作,實際上正是自己的黃金歲月,活力的春天,在這個年齡正可以更有一番作為。因為年齡大了,老馬識途,在工作上不像初學者需要去實習、見習,也不需要上多少當才能學一點乖。
第二春的人生,經(jīng)驗豐富,閱歷廣博,做什么事都能事半功倍。如果是教書的,可能不必準備教材,信口說來都是活課本。對于人情,不像年輕時候乳臭未干,生澀無比,與人的言談,往往都是開罪于人。五六十歲的人生,從自己的往昔經(jīng)驗閱歷里,談吐彬彬有禮,給人歡喜,給人信任,這不正是展現(xiàn)另一個人生的春天嗎?
五六十歲的人生,有能力幫助社會做義工,有時間指導各處的社團活動。知識豐富,都能開導后輩;儀態(tài)行為,都能做別人的榜樣。這正是春暖花開,是鎂光燈聚焦的所在,人生為什么不珍惜這個第二春呢?
國際佛光會的會員,若是在三十歲第一個人生的春天就加入佛光會當會員,經(jīng)過了二三十年后考取檀講師,五六十歲的年齡在佛光會里,可以在全世界弘法利生。即使不能做到檀講師,也可以做佛光會的義工,在各個道場里擔任各種活動的講師,主持讀書會,傳授佛法,必然也會歡喜快樂,也會美化生活,充實人生,這不就是人生的第二春嗎?
人生的第二春,在思想上不能意志消沉,心境上不能衰老;自己要像常精進菩薩,胸懷悲天憫人的情懷,帶著精進不懈的腳步,雙手播撒春光明媚的種子,贊美春風欣欣向榮的萬物,這是人人可得,人人具有,何樂而不為呢?讓我們大家一起來把握人生的第二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