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作秀 (第1頁)

作秀

“作秀”本來是藝人為了娛樂觀眾所做的各種表演,但是現在的人把所有在公眾之前所作的任何演出、動作,都認為是“作秀”。此中意味著好表演、好求虛名、好贏得別人的贊美,而名之為“作秀”。

當然,社會上的確有一些人好裝腔作勢,好在人前忸怩作態,過分而不當地賣弄自己的才華,以圖出人頭地,這都是不好的作秀。此外,還有人喜歡在媒體上發表演說,耍各種噱頭,做一些虛而不實、說而不做的“脫口秀”演出,藉此為自己打廣告、做宣傳,可以說都是壞了作秀的名稱。

事實上作秀也并非全然不好,例如,有人修橋鋪路,有人從事慈善公益,乃至公司為了產品行銷而打廣告,或是為了推動政策的實施,請形象良好的公眾人物來代言,宣導思想理念,對社會有著正面的示范作用,凡此都不可一概以“作秀”來否定他們的善行義舉。

中國歷代以來,唐堯虞舜的“禪讓”,這也是作秀嗎?周公“作禮樂”,這也是作秀嗎?孟子游走各國,希望用仁義治理天下,這也是作秀嗎?過去的帝王“大赦天下”,或是“下詔罪己”,或者發起“與民同樂”,這難道都是作秀嗎?如此說來,禪門祖師們的公案,如五祖“磨房夜訪惠能”,訂下三更之約;如趙州古佛“臥床迎接趙王”,都把他們看成是作秀,太過用詞不當了吧!

人到世間來,從出生到老病死時,一生可以說都是在作秀。兒童對父母的撒嬌,為了博得父母的一笑;少年時講義氣、講派頭,在朋友面前一諾千金;青年創業時,熱情、勇敢、犧牲、主持正義,他們都是作秀嗎?婦女們從女童到小姐,有時矜持、怕羞,這都是作秀嗎?當然,愛漂亮、化妝打扮、追求時髦,是在作秀,但是這樣的作秀不就是人生嗎?

建筑師為了建一棟大樓,雕刻師為了雕塑一件作品,畫家為了畫一幅山水畫,廚師為了做一桌美味佳肴,他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里發揮所長,你認為都是作秀嗎?不作秀又作什么呢?

牟宗三先生說:“年輕人比記憶,中年人比智慧,老年人比意境。”人生本來就是一個秀場,在人生的秀場上,每個人都應該做自己的導演,各自表達自己,發揮自己的才華。至于秀場的精彩如何,就看各人的表演了。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