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知錯就改 (第1頁)

知錯就改

世間上,有一種人死不認錯,但是也有一種人,知錯就改。死不認錯的人,是非??上У?,就如一個人穿了一件骯臟的衣服,一直不肯洗滌;一身的污垢,不知道沐浴,穢氣熏人,令人生厭,甚至人人見了都要退避三舍,可是他還不知道,豈不可惜!甚至可悲!

錯誤,就是過失。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犯了過失,不是最大的罪惡,只要肯得改過,所謂“知過必改,善莫大焉”。不肯改過的人,好像漆黑的墻壁,為什么不肯替它添加一些色彩?又如酸澀的菜肴,為什么不給它一些凈水,沖淡它的味道?

認錯是美德!在往昔叢林中居住,不容易斗爭吵架,就是因為大家學習認錯。例如叢林中大眾會說:“弟子對老師多所冒犯,罪過,罪過!”“學長見多識廣,小弟愚昧,請多多指教!”“慚愧如我,未能替你服務周到!”“請大家原諒!”“請大家指教!”“請容弟子懺悔!”所以,知錯、認錯、改錯,這就非常的可貴,不但不會令人輕視,反而令人尊敬。

戰國時代趙國的廉頗老將,知道自己錯了,即刻向藺相如“負荊請罪”,這就是認錯的美德?!拔H缋勐选钡墓适?,也是說明“知錯能改”的重要。

過去的帝王仁君,向全國下“罪己詔”,這就是“知錯就改”的實踐;朋友知錯,一句道歉,即刻就能把手言歡。

一篇好的文章,要經過多次的修改;一幅名畫,也要經過多種顏料的粉飾。樹木花草,需要整理才會整齊;長發短須,也要靠修剪才會美觀,為什么錯誤就不肯改呢?

改錯,并不限定是那一個人,即使是圣賢,也有犯錯的時候,只要肯改,也不失為圣賢。

家庭里,也不一定要兒女向父母認錯,父母若能向兒女認錯,必定能促進父母子女的親子感情;機關里,也不一定部屬向長官認錯,若長官能向部屬認錯,更可獲得部下的擁戴。認錯,實在是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能實踐的美德??!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