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上游
大自然里,鮭魚為了產卵,逆流而上,故能繁衍下一代;性能良好的飛機,在惡劣的天氣中也能逆風而行,故能抵達目的地;一根小草,為了生存,在墻縫中都能展現生命力;菊花雖然凋謝了,但是它的枝干仍然在風雨中傲然挺立。
所謂“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爬”。宇宙世間,但看動植物都能“力爭上游”,生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怎能不努力奮發呢?
自然界,梅花越冷越芬芳,荷花越熱越迷人。人世間,多少寒門士子,千辛萬苦,賺錢孝養父母;多少青年學子,十載寒窗,為了揚眉吐氣。所謂“沒有天生的釋迦,沒有自然的彌勒”,每個人都是要靠自己“力爭上游”,不斷地耕種辛苦,才能獲得成功。
經云: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是菩薩。但是菩薩有五十一階位,還是要經過自己努力修行,精進不懈,才能圓滿果位。
臺灣地區自抗日勝利光復后,篳路藍縷,人民生活艱難,靠著民眾“力爭上游”,才有目前的經濟繁榮;政治上,多少政治精英,不怕犧牲,奔走呼吁,才有目前免于白色恐怖的民主自由。
看到燒餅油條店的工作人員,天未亮便起床燒烤做活,只為了爭取清晨的生意。深夜里,清道夫不畏寒意辛苦掃街,只為了讓大家有整齊清潔的明天。世間上,各行各業無不充滿了艱難困苦,但是只要自己肯“力爭上游”,行行都能出狀元。
飛鴿千里傳書,才有人豢養;駿馬萬里奔馳,才有人喜愛。世界上無論什么人,要想出類拔萃,都要“力爭上游”;要想樹立自己的形象,要能站在人前,獲得別人的喝彩,非“力爭上游”莫辦。
如何力爭上游呢?立志發愿、勤勞服務、發心奉獻、慈悲喜舍、歡喜結緣、忍辱精進、積極勇敢、樂觀進取、慚愧懺悔、持戒利人、正直為公等等,都是我們力爭上游的資糧。資糧若備,何愁不能長途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