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十章 (第1頁)

甩掉“抄襲”帽子,“微創新”走起

騰訊的成功被很多人指責為“抄襲主義”的勝利,馬化騰也因此被稱為“抄襲大王”。面對諸多討伐,馬化騰大呼冤枉,微創新不等于沒創新,畢竟模仿也是學習,拷貝也能創造生產力。

拷貝也能創造生產力

1998年,幾個以色列發明狂人研究出來的icq被aol收購,一出道,icq就快速觸動了20世紀90年代末大多數離群索居者的心,很快成為即時通信領域里響當當的頭號明星。

兩年后,oicq在江湖中出現了,這個帶有明顯拷貝的行為引發了一場侵犯版權的爭論。因版權一案,馬化騰將“oicq”正式更名為“qq”,更加便于識別的名稱日漸被人們熟知。

馬化騰拷貝來的事業竟然存活了下來,這讓有些人感到不可理解。更令人費解的是,當qq悄悄蔓延后又瘋狂席卷互聯網時,身為鼻祖的icq經營狀況卻每況愈下,似乎陷入一個怪圈里,找不到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路了。當qq把從icq這個師傅身上學來的東西加以微創新后,它就開始了自己的勢力擴張之路。現在,放眼全球范圍內的即時通信,騰訊qq都已是當仁不讓的領軍者。在模仿創新的路上,騰訊已發展成為即時通信、門戶網站、在線娛樂、網絡游戲等等方面建樹頗豐的多棲明星。icq卻徘徊在垂死的邊緣,靠著原始積累下來的一些用戶資源勉強為生。誰說拷貝來的東西就不能創造出新的生產力?騰訊已用行動證明給我們看。

馬化騰從來不是單一地照搬照拿,他拿來的東西一定是注入了他的思想和溫度的,競爭者也許看不到這其中的差別,但是用戶卻可以感受得到。所以,模仿人人都會,但是模仿卻不是生存的技能,有思想和富有創造的模仿才是騰訊獨占鰲頭的根基。因此,我們不難看到,真正成功的企業即使被強大的對手模仿,依舊能保住行業第一的寶座,淘寶在電子商務領域的王者地位、支付寶在第三方支付領域的地位、搜狗輸入法的絕對優選地位無不說明了這一點。

也許有人會覺得模仿他人的商業模式是件不光彩的事,但世界上沒有百分百依靠創新獲得成功的案例,大部分都是與其他的商業模式和資源嫁接在一起,繼而賦予全新的形式和內容才得以生存和發展下來的。借鑒好的商業模式的點子只是第一步,對其商業價值的執著追求和結合市場需求的創新才是找回獨立尊嚴的唯一道路。所以,馬化騰才能將已成功的商業模式化為己用,然后經過加工改造形成獨特的騰訊模式,不斷完善著專屬于騰訊的商業模式。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在互聯網商業模式的模仿道路上,這句話所隱含的道理依然適用。“學”是模仿,“生”靠創新。馬化騰巧妙地把握住了這二者之間的轉換角度,所以他不僅成功地將商業模式和技術拷貝了過來,還成功地拷貝到了成功和尊重。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