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在認識和評價別人的時候,我們常常免不了要受自身特點的影響,我們總會不由自主的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測別人的想法,覺得既然我們都這么想,別人肯定也這么想。我國的俗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講的就是這種情況。
用心理學的術語說,這叫投射作用,也就是說,人們總是喜歡假設別人與自己有某些相同的傾向,喜歡認為自己具有的某些特點別人也具有。例如,貪婪的人,總是認為別人也都嗜錢如命;自己喜歡說謊,就認為別人也總是在騙自己;自己自我感覺良好,就認為別人也都認為自己很出色……
一般說來,投射作用主要在以下兩種情況下發生:
第一,對方的年齡、職業、社會地位、身份、性別等與自己相同。人們總是相信“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認為同一個群體的人總是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因此,在認識和評價與自己同屬一個群體的人的時候,人們往往不是實事求是地根據自己觀察所得到的信息來判斷,而是想當然地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別人身上;另外,人們總是喜歡評價與自己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人,總是習慣于與這些人進行比較,但是,人們又不希望在比較中自己總是落敗,處于不利之地,而投射作用在此正好起了一個保護作用,把自己的特點投射到別人身上,自己和別人就都一樣了,沒有什么區別,自己不錯,別人也差不多。
第二,當人們發現自己有某些不好的特征的時候,為了尋求心理平衡,就會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性格特征投射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也具有這些惡習或觀念。成語“五十步笑百步”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自己因為臨陣逃脫而覺得難堪,心理上很不舒服,突然發現別人比自己逃得更遠,便大肆嘲笑,以減輕自己心里的不安。這時候,投射作用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措施,這樣做可以保證個人心靈的安寧,但往往影響自己對人和事的正確判斷。在這種時候,人們更喜歡把自己所具有的那些不好的特征投射到自己尊敬的人或者比自己強得多的人身上,這樣一來,心里的不安就會大減,因為名人尚且不可避免地具有這些特征呢,何況我一個無名小卒?
人都是有七情六欲,人總是有一些共同的需要,而同處于一個社會,具有相同的身份地位、生活經歷的人則具有更多的共性,因此,投射作用在很多時候都還是比較準確的,但是不要忘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與人畢竟是不同的,不考慮個體差異,胡亂地投射一番,就會出現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