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差明顯的夸張幽默法
夸張是根據表達需要,對客觀事物的某些方面故意進行夸飾鋪張,言過其實地進行擴大或縮小,而引起想象力的修辭手法。
“白發三千丈”是夸張名句而非幽默。夸張要產生幽默,還要同生活中錯謬乖訛或滑稽可笑之處相聯系,即通過對生活中乖訛可笑之處的極力夸大渲染,來揭示生活中某些不合理或不和諧的現象,進行善意的嘲諷和規勸。
一般常采取大詞小用、小詞大用、莊詞諧用,并根據現有條件進行合理想象和似是而非的邏輯推理,將結果極力夸飾變形,產生詼諧幽默的效果。
有一位胖胖的美國女演員曾自我解嘲:“我不敢穿上白色游泳衣去海邊游泳;否則,飛過上空的美國空軍一定會大為緊張,以為他們發現了古巴。”
這則談話是拿自己的肥胖逗樂,發揮想象力進行了夸大渲染,使人聽了這種絕妙而直觀的夸張,不但能忽略了其身體肥胖臃腫的丑的一面,反而能從其充滿調侃自信中感受到樂觀生活態度的享受。
下面這則大家比較熟悉的幽默“心不在焉的教授”,也是運用了夸張這一手法的:
教授:為了更確切地講解青蛙的解剖;我給你們看兩只解剖好了的青蛙,請大家仔細觀察。
學生:教授!這是兩塊三明治面包和一只雞蛋。
教授(驚訝地):我可以肯定,我已經吃過午餐了,但是那兩只解剖好的青蛙呢?
皮哈開墾了一小塊土地,并且種上豌豆,當他把一切完成后,他的鄰居忽然來訪。“你種什么了?”他問道,眼睛看著皮哈剛剛開掘的一個個深坑。
“豌豆。”皮哈大聲答道。
“你忘了做一塊墓碑。”
“做墓碑?”皮哈不解為什么要做墓碑。
“哦,”他搖著頭說,“你把這些豆子埋到那么深的地下,它們就應當得到一塊適當的碑記。”
在運用夸張幽默法時,可以通過對生活中丑的因素的極力夸大、渲染,來揭示生活中某些不合理與不和諧的現象,對自己、他人及社會現象的嘲諷和規勸,從而產生幽默。
里根在競選美國總統演講時,抨擊物價上漲說:“婦人們,你們都知道,最近,當你們站在超級市場賣蘆筍的柜臺前,你們就會感到,吃鈔票比吃蘆筍還便宜一些。你們還記得當初你們曾經認為沒有什么東西可以代替美元嗎?而今天美元卻真的幾乎代替不了什么東西了!”
里根通過對美元貶值的夸張,激起了選民們對物價上漲的強烈不滿,對當政者的不滿,迎合了選民的心理,從而贏得了選票。
夸張法在操作過程中有幾點應該注意:
首先,運用夸張時要抓住事物的關鍵特性,主次分明,輕重得當。其次,
夸張要有事物客觀規律的內在依據和聯系,也就是說,要合乎情理,給聽眾的跳躍性思維提供一塊現實基礎做跳板。再次,要掌握好夸張的分寸感,不是越邪乎越好。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他要改成“力拔地球氣蓋世”就不好玩兒了。
最后一點,作為幽默手法的夸張不同于文學修辭,它必須或巧,或怪,或奇,或新,以產生不協調,形成明顯的反差,從而引人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