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年聽著聽著就笑了,以前那些人都死了,只有阿發爺爺還活得好好的,到了這個年紀,活著就贏了,可以肆無忌憚的蛐蛐任何人。
阿發爺爺本來蔫蔫的沒有精神,一直說他活不到中秋節,已經是病入膏肓了,如今被阿太這么一陣蛐蛐,的確是他活得最久,一下又高興了起來,吃油茶的時候,還多吃了一些油渣。
夜晚吃飯根本不需要擺桌子,收拾好一塊空地后,便在地上擺了碗筷,五九叫他的二廚三廚們把風爐和鐵鍋放上來。
兩個后生便合力抬來一口碩大的、邊緣被煙火熏得黢黑的生鐵鍋,“哐當”一聲穩穩架在炭盆上。
鍋里翻滾的是用筒子骨、土雞、還有風干臘豬蹄熬煮了半宿的濃白高湯,湯面上浮著金黃的油星和幾粒飽滿的紅棗。
眾人聞著這股香氣,已經被徹底的征服,佯裝不在意,但是腳步迅速的挪過來。
有些人還在遠處打牌,看見鍋已經開了,手里拿著牌,耳朵上別著煙,不斷的鍋這邊移動。
五九喊了一聲:“吃夜啦(吃晚飯了)。”
鍋蓋甫一揭開,濃郁的、混合著骨髓鮮香與山野臘味醇厚的白汽,如同掙脫束縛的精靈,“呼啦”一下騰空而起,瞬間裹挾住席間的濕氣,也裹住了圍坐者的期待。
這口湯鍋,便是整場宴席的基底,是后續所有滋味的溫床。
“今晚就一桌,小孩子們夾了菜就到一邊去,大人們坐桌吃飯。”五九是總廚,一聲令下,沒有不聽話的。
這一大鐵鍋的火鍋,里面有肉有豆腐有很多野貨山貨,湯汁鮮美。
阿太和阿發爺爺幽幽的走過來,兩個老人還互相承讓客套:“你先,你先”
等到他們倆坐下之后,年輕人們才敢拿碗,大人們主動照顧自家孩子,一個碗里堆了米飯和肉菜,讓他們一旁屋檐下吃去,絲毫不講究。
阿福和雷蒙跟在江小年后面,一個人一個鐵碗,加了肉和菜以及豆腐,也被趕走。
江小年被安排坐在一個角落里,前面還擺放著燒鴨,張寧坐在一旁,不斷的給她夾菜:“是不是很久都沒回來了,別害羞,想吃什么自己夾。”
江小年才不害羞呢,就是今天一直在吃東西,廚房里面早就吃飽了,現在迅速夾了一點土雞和筒骨,趕緊跟孩子們一起坐在屋檐下,臺階上一起吃。
“我不喝酒,給你們讓位。”江小年笑嘻嘻的離開。
這一個大鐵火鍋,旁邊能圍著三十多個人,大家都吃得渾身熱騰騰的。
阿發趕緊從庫房里拿出一些酒,什么啤酒白酒三花酒,樣樣都有,阿太從來到這兒開始就不斷有人給吃的,但是她吃得很少,她每天的飲食都是定量的。
晚上的大火鍋還在繼續,阿太已經慢悠悠的起身:“雨停了,我也要到河邊走一走,飯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江小年出門的時候,天已經黑暗下來,阿太有早睡早起的習慣,孩子們現在正鬧得厲害,拿著話筒一點也不害羞的唱歌,每個唱歌的孩子,阿發媽都會給個利是。
這些都是圖個熱鬧與高興,利是也是相當有說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