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84章 (第1頁)

鷺鳥在水田間覓食,鳥鳴聲清澈脆生從山林間傳來,充滿著活力與生機。

山色朦朧雨亦奇,在稻香村立夏的農忙圖景中,雨水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它既是自然的饋贈,也是農人必須面對的日常,如今的稻香村,老幼皆在家里做飯,年輕力壯的在雨中耕田。

以前鐵犁、鋤頭、鐮刀等等昔日人畜共力之具,如今已被鐵甲鏗鏘的農具所替代。

張寧把鐵牛轟然駛入田野,仿佛撕碎了古老的農謠,也推開了新天地的門扉。

他非常熟練的操作機械臂,柴油味壓倒了泥土香,天地間便有了這嶄新的農事新章。

鐵牛昂首挺胸,耕田機后面鐵爪如巨梳般犁開大地,深深推入,將泥土翻卷如波浪起伏,隨后又平復如鏡面。

土地被無情地掀開,那黑褐色的肌膚袒露于天日之下,顯出粗獷的生機。

九叔公立于田埂之上,手搭涼棚,瞇眼凝望。

一群老人嘴巴微微張開,驚訝的在馬路上看著神奇的一幕。

還有人拽住江小年,擔憂又興奮:“小年,我聽張寧說在美國,加拿大,他們那些老外都是自動化耕種的,就像現在。”

“是啊,這里是大菜田比較好操作,如果是梯田就不行。”江小年耐心的解釋。

上了年紀的老人們曾經無數次彎腰弓背于這片土地之上,此刻雖已無須躬耕,但泥腥味依然如舊日般撲面而來,竟使那些皺紋遍布的老人眼中莫名濕潤了。

鐵牛行過之處,泥土溫順地翻涌、舒展,如深墨潑灑,生命便在這翻覆中醞釀著嶄新的秩序。

插秧機則如織機般穿梭于水田中,它行進得如此精確,機械臂伸縮,秧苗便如同被繡在泥水之上。它有條不紊地運行著,將秧苗一株一株插下,整齊如尺量。

九叔公看著張寧一個人,竟然有些慌亂,扯住江小年:“小年,你說,我們以后會不會也被這些機器淘汰,一個人就能把所有的田種了這才不到兩個小時的功夫啊,犁地,插秧都干了”

九叔公在驚嘆之余,又有一些自我危機。

“所以才要年輕人學操作啊,九叔公,這些機器只適用于平整的田地,咱們的梯田上不去,還是得用傳統的方式拋秧。”江小年安慰道。

“以后施肥啊,除草啊,這些都可以用無人機操作,農學就學這些。”江小年指了指旁邊的物件,。

張寧休息的時候,還不忘記教想要學的人怎么操作,在實踐中學習,總是很快就能學會的。

張寧的出現打破了村子農耕的規律,九叔公總想找出一點錯處來,哪怕是雞蛋里挑骨頭,也挑不出來,人家機械種植勻稱,深淺一致,他終究是心服口服。

九叔公帶著阿嬸和其他老人,默默的往梯田山上走,看了兩個小時機器耕種,心中真是五味雜陳,只有不斷的侍弄土地,才能讓這些老人的心里安定。

江小年跟在九叔公后面,雨水順著斗笠邊緣滑落,俯身插秧的手指在泥水中靈巧舞動,嫩綠的秧苗被精準地植入水田,在雨滴敲擊的水面上留下圈圈漣漪,他卻想著,以后更多閑暇,這些農人們該做什么。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