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陰暗潮濕的大牢里,張生和李二娘隔著墻壁,聲聲泣訴,每一句都飽含著對彼此的牽掛與擔憂。張生強壓下內心的悲痛,他深知,在這絕境之中,唯有保持冷靜,才能找到一線生機。
他努力回憶著入獄后的點點滴滴,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突然,他想起之前在牢里結識的一個獄友,名叫劉三,此人曾在獄中提及自己有個遠房親戚在刑部任職,雖關系疏遠,但或許能成為他們脫困的關鍵。張生立刻隔著墻壁,將這個消息告訴了李二娘。
“二娘,你別慌,這個劉三雖然看著不起眼,但他的話或許能給我們帶來轉機。我想辦法聯系上他,求他幫忙給親戚遞個信,說不定能幫我們翻案。”張生盡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鎮定。
李二娘抽泣著說:“張生,我聽你的。可這牢房看守森嚴,你怎么聯系他呀?”
張生沉思片刻,說道:“我留意過,每天早上獄卒送早飯的時候,會有一小段松懈時間。我想辦法引起騷亂,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你在隔壁配合我,到時候我趁機把寫好的求救信扔給劉三。”
兩人商定計劃后,便開始等待時機。第二天清晨,獄卒如往常一樣來送早飯。張生深吸一口氣,突然朝著牢門撲過去,大聲叫嚷著:“我要見縣令!我是被冤枉的!”獄卒們被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嚇了一跳,紛紛圍過來,試圖制服張生。
就在這時,李二娘也在隔壁牢房用力拍打著墻壁,大聲哭喊:“救命啊!有人要sharen了!”這一唱一和,讓獄卒們一時手忙腳亂,場面陷入混亂。張生趁機將事先寫好的求救信揉成一團,從牢門的縫隙扔向劉三的牢房。
劉三看到飛進來的紙團,心中明白張生的意圖。他不動聲色地撿起紙團,藏進衣袖里。待獄卒們平息騷亂,離開牢房后,劉三才悄悄展開紙團,看了起來。
信中,張生言辭懇切地請求劉三幫忙,將他們的冤情告知他在刑部的親戚,并承諾若能成功出獄,定會重重酬謝。劉三讀完信,陷入了沉思。他本是個市井無賴,因犯了事被關進大牢,但在獄中與張生相處的這段時間,他被張生的為人和他與李二娘的深情所打動。
經過一番思想斗爭,劉三終于下定決心,要幫張生一把。他知道,這是一場冒險,但他也想借此機會為自己贖罪,重新開始。
于是,劉三開始在獄中尋找機會傳遞消息。他留意到,每隔幾天,就會有一名獄卒去外面采買物資。劉三便故意接近這名獄卒,用自己在獄中攢下的一些錢財賄賂他,讓他幫忙將信帶出大牢,交給刑部的官員。
獄卒起初有些猶豫,但在金錢的誘惑下,最終還是答應了。幾天后,獄卒趁著外出采買的機會,將信順利送出。張生和李二娘在牢中,雖然不知道劉三的計劃是否成功,但他們心中始終懷著一絲希望,期盼著命運的轉折。而此時,在刑部,那封承載著他們希望的信件,正被小心翼翼地遞到官員手中,他們的命運,又一次懸在了一線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