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785章 天龍前卷19 (第1頁)

楊玉環這一路來也收獲頗豐,她不僅領略到了沿途的美麗風景,還收獲了一些不尋常的奇花異草,古董物件。

這些奇花異草,古董物件都是她從未見過的,每一件都讓她感到驚嘆和興奮。

在旅途中,楊玉環結識了許多新朋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著不同的文化和背景。

但是,大概美人自古就受到優待,他們都對楊玉環師徒兩個都非常友好和熱情,他們介紹起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充滿了感情,還邀請她品嘗了當地的美食和特產。

楊玉環非常感激他們的熱情款待,她也向他們分享了自己的旅途故事和經歷。

不過有時候,沒有算好路途,他們也不得不面對惡劣的天氣和艱苦的環境,要是只有她自己一個人,她完全可以獨自躲到空間當中去。

但是和師傅在一起呀!他們只能將就的在馬車上休息,或者隨便找個破廟……這讓享受慣了的楊玉環十分的無奈。

她只能把目光瞄向了馬車。

因為道路的關系,官府要求馬車的車廂寬度不能超過四尺(130cm),足夠兩個人在車廂內并肩而坐,長度最長不得超過5m,當然這5m不是指車廂的內部長度,而是從車轅到車尾全部算上,加上堆放行李之類的空間,實際能夠使用的面積并不大。

楊玉環發現了一種神奇的木材,名為泡桐木。這種木材質地輕盈,非常適合用來制作馬車,這種木材可以讓他們的馬車更加舒適、快捷。

楊玉環開始構思如何改造他們的馬車。逍遙子研究了泡桐木的性質和特點,發現它非常適合用來制作車身和車輪。

不過楊玉環并不贊同他的意見。

改造馬車的輪子,最好的材料莫過于橡膠,不過,中原大地并沒有橡膠林,國內的有橡膠的地方在云南,在廣東,在海南。在到達這幾個地方之前,楊玉環想到了可以用杜仲膠代替。

而車身,有了輕便的桐木,楊玉環設計了折疊結構,犧牲了一部分內部空間,但是,在需要的時候,用四根釘子打入地下,折疊部分展開,就可以實現使用面積達到30平的效果。

逍遙子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驚嘆,他從未見過如此奇妙的構想。

楊玉環的臉上泛起了一絲羞澀的紅暈。這并不是她的獨創,而是她從后世的書籍中學來的。其實此類創意,在其他方面早就有所應用,比方說他們馬車上本就有的那個桌子,還有柜子,都可以通過折疊收納變成很小的,便于攜帶的小箱子。只是一時之間沒有人想到用它來改造馬車罷了。

改造馬車是個大工程,他們不得不停下來,花了半個多月的時間駐留在了這遼宋交壤的互市。

楊玉環喜愛各種水果,新鮮蔬菜,但是,奶制品擁有豐富的營養,她是知道的。

因為奶制品在空間交易當中價值不高,楊玉環也就沒有在空間當中飼養奶牛之類的。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