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他們是親母子,小六要給他的母親送錢這件事情楊玉環并沒有太過于在意。孩子們都已經長大了,楊玉環給每個孩子都送了一些產業。至于這些產業到了他們的手中以后該怎么發展,是賺錢還是虧損?那都是孩子們自己的事情了。
李氏有了錢倒是開心,好好的改造了她的宮殿,什么值錢什么好看都擺起來,不知道她是太妃的,還以為是皇后呢。
這宮殿被她打造得金碧輝煌,華麗無比。到處都是精美的裝飾和珍貴的物品,仿佛置身于一個奢華的寶庫之中。她的宮殿仿佛變成了一個令人矚目的藝術品,讓人不禁感嘆她的財富和權勢。
然而,在這奢華的背后,是小六被掏空了家底,若不是王妃的嫁妝錢是他的私人財產,不能動用,估計也要填進去。
兄弟們實在看不下眼了:“小六啊,你要盡孝也要有個度啊!咱們還得靠母親的零花錢過日子呢!李太妃這樣簡直是要掏光你的家底啊!你還過不過日子啦?”
小六的眼眶泛紅,哽咽道:“我只是想知道,在她眼中究竟是錢更重要,還是我這個兒子更重要?而且,我也不想讓她給皇兄添麻煩。”
皇帝沉默不語,心想若這李太妃并非小六的生母,而是先皇遺留下來的普通妃嬪,他早就將其送去與先皇團聚了。不僅如此,隨著李氏地位的提升,當年的那個小乞丐也跟著沾光。盡管未能如愿以償地當上公主,但皇帝還是看在李氏的情面上,賜予了她一個鄉君的封號。
然而,對于這個結果,李氏并不滿意,她覺得就算自己的干女兒當不上公主,至少也該封個郡主才對,最好再給他賜婚一個狀元郎做駙馬。
這一點就連包拯都是不贊同的,因為按照常理來說,皇帝的姐妹女兒封為公主,王爺的女兒分為郡主,而其他有功之臣如果血脈只剩下一個女兒,又或者有特別大功勞的女人,可以冊封為縣君或者鄉君。
然而,對于那個叫做小饅頭的小乞丐,雖然她幫助了李氏,但一般來說,給予一些財物賞賜也就足夠了。即便封她一個鄉君,都已經算是皇恩浩蕩了。更何況是賜予她與狀元郎成婚的殊榮呢?
畢竟,無論是從身份地位還是學識修養方面來看,小饅頭作為一個乞丐出身、大字不識一個的女子,根本不可能與狀元郎產生任何共同話題或交流。這樣的婚姻不僅會讓兩人陷入尷尬和痛苦之中,更有可能成為眾人眼中的笑柄。因此,包拯認為,如果真的將小饅頭許配給狀元郎,那簡直就是在毀掉狀元郎的未來。
楊玉環倒是給了一個主意,雖然小饅頭已經過了最佳的學習時間,但是不要給她太過高的要求,不要求學會吟詩作對,只要求把《千字文》學會,能夠識字寫字,到時候挑選一個家境貧寒的寒門學子,以后丈夫未必不能有出息。
只可惜小饅頭過夠了窮苦的生活,她迫不及待的想要享受有錢生活了,直接嫁到了一個商人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