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215章 覆轍 (第1頁)

第215章覆轍

潼關攻勢一日比一日迅猛,城上的秦軍應付吃力,旦有不支之象,晉軍殺上城頭時,軍官們便會扯看嗓子啞聲吶喊看陛下領兵將至等激勵之言。

每當此時,那些念及先帝的老卒們便會一反頹勢,奮勇的將晉軍殺退。

關城中兵力充足,真要將這萬余守軍打空,不知要待何時。

毛德祖於潼關兩里之外,驅使著密密麻麻,如同螞蟻般士卒往前奔涌。

從辰時戰至正午,不知為何,秦軍士氣一振,愈發驍勇,毛德祖始終不敢松解,他見傷亡激增,當即領前軍暫退。

隨著鳴金聲響起,晉軍又如潮水一般褪去。

等到毛德祖策馬回應后,便見王鎮惡檀道濟等將正往帳中走去,他雖不明所以,但見眾人面色沉重,加之今日攻勢受挫,多半不是喜事。

兩名甲士將惟慢高高拉起,毛德祖緩步入內,只見皮甲上滿是塵土的神將支支吾吾述說道。

“姚璞與姚河都設伏於河曲,徐徐將軍奔走,右翼大潰,衝散了中軍大陣,慌亂時,徐將軍不慎墜馬·被—·被秦軍所殺—”

眾將聽得此消息,不說晴天霹靂,但也難以接受。

就這么輕易敗了?且還如此湊巧的讓徐之步了徐逵之老路。

莫非這振威將軍號帶有不詳??

玄學之說不脛而出,令眾人感到寒凜。

將言后,帳中靜寂針落可聞,沒人敢在此時觸動劉裕那根沉落兩年的心弦,就連一向敢言的劉義符,身子也不自由挺直了些。

稍頃,問話聲打破了這刺入骨髓的寒意。

“死傷幾何?”

神將低著頭,暗自估算一番后,說道:“朱將軍撤至芮城后收攏潰軍,城中概有兩萬人·—”

一戰死傷六千,其中即使有輔兵、雜役充數,那也是人!

攻城兩日,雙方死傷也不過三千之數!

六千在紙張上或許只是一道數字,可要以縣城為對比,就以偃師為例,一縣千余戶,五千口人上下,死六千人,相當於屠了個千凈。

成王敗寇,戰死沙場與屠戮手無寸鐵的百姓自然不同。

劉裕默,待平復了胸腔氣血后,遂令將將戰況前后陳述一番。

“朱將軍幾番號令,就是止不住潰兵,將軍他本想渡河南下,但薛帛領著魔下部曲千人錯開徐將軍的人馬,東奔芮城,朱將軍便隨同——

聽到此處,徐之背上的大鍋足以卸下了。

若當真往南奔逃,死傷不知凡幾,好在薛帛有“急智”,才不至於弄得太難堪。

姚和都二人出蒲坂埋伏的兵馬必然不多,多了便會被守軍所察覺,饒是如此,在有騎兵的情況下,四散而逃的步卒只能等死。

本就是伴攻之策,朱超石所轄並非精軍,抵不住潰勢倒也合乎情理,只是消息實在突然,北伐至今從未有此敗績,算是開了個壞頭。

仗在河東敗的,卻能使潼關的守軍士氣回漲,明朗的局勢又僵持了下來。

眾將還來不及哀悼徐猗之,便開始思量善后之策。

“主公,仆曾與敬士攻征蒲坂,可北上馳援朱將軍。”檀道濟率先言道。

在其之后,劉榮祖、胡藩也都一一請命。

大敗之軍一時不能用,若要繼續攻征蒲坂,只得領一支新軍奔赴。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