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社聯(lián)小牌子的戴一璐在快要十一點半的大太陽底下連個傘都沒撐地向我跑來,說:“快上去把班上同學叫下來,班主任要生氣了。”
社聯(lián)的成員會被要求參與校運會的秩序維護。
林珊這次生氣的原因比上次還要明了。
偌大的操場,屁大點地的營地,我們班同學除了剛剛參加完項目的運動員和照顧她們的同學,剩下的簡直像人間蒸發(fā)了一樣。
其實不難猜。
這個點校門還沒開,不見的人不是在班上就一定在食堂或者小賣部。
還沒到飯點,那多半在小賣部。民以食為天,嘴饞避暑能理解。
但林珊不這么覺得,她覺得不在操場為運動員們加油喝彩的都是不熱愛集體的偷懶者。
于是,在我得以回班通風報信以前,林珊先拖著她的厚底松糕鞋氣勢洶洶地回三樓了。
連帶班上一群打游戲的讀書的大氣不敢出一聲。
林珊拿著她從來沒有在我們身上用過的教鞭——一根竹子,非常有氣勢地往講臺上一拍,她說:“我還以為你們經歷過兔子舞以后會有團體的意識了?!?/p>
嗯,最后一個字不是重音,說明還不是非常生氣。
是為了表示生氣才裝出來的生氣。
“兔子舞我們班拿了第三名,連學校領導都夸我們班整齊。”
那是因為其他班的鬼步舞韓團舞cosplay校領導不太能理解吧。
我沒敢說出口,此刻班級門口手上還拎著小賣部塑料袋的同學的臉上的表情就是我的心情。
年輕的老師都像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教導,比我們的父母還恨鐵不成鋼。
“看看打游戲的還有寫作業(yè)的讀書的,差這么點時間嗎?我都跟你們說過了,運動會你們高中三年就這么兩次,高一一次高二一次,高三是沒有的?!?/p>
還好,不然我不是高三都得抽簽。
“明天不允許有人運動會進行期間在班上逗留。我抓到一個廣播稿多寫一篇,或者運動會結束以后去給我把營地的衛(wèi)生搞干凈把桌子搬回三樓。”
這無疑是學生時代最有用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