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離楚國公府有段距離,姜鈺和楚國公坐了半個來時辰的馬車才到。到了后就見門口站著幾個人,有四十來歲的也有跟姜鈺年齡相仿的,不過都是男子。
姜鈺看到這樣的陣容,心里嘆息,難道以后她要在男人堆兒里混了?想到這里她暗暗下了一個決定,若是可以,她會為這個時代的女子爭取更多的權利。
心里想著這些,姜鈺扶著楚國公下了車,然后在門口迎接的唐家老爺少爺們都走向前來。先是跟楚國公見禮,然后就是姜鈺舅舅表哥表弟的一頓認親,再然后一眾人往里走,到了唐家的廳堂。
書香世家自是與別的人家不同,唐家的廳堂掛了很多字畫,協調的同時也給人一種濃濃的書香味兒。
廳堂上首坐著一位與楚國公年齡差不多的老者,身材消瘦但眼睛很是有神。楚國公跟他寒暄后,就讓姜鈺上前認人,“這就是你唐家舅公,快見禮。”
姜鈺撩起袍子下跪磕頭,第一次相見,又是祖母的親兄長,自然是要大禮的。這些禮儀她都是學過的,做起來行云流水沒有一點扭捏。
唐懷仁見了內心點頭,然后道:“起來吧。”
姜鈺站起身,他把手邊一個看著很是古樸的小匣子遞給向她,“這是我父親用了多年的硯臺,拿去吧。”
姜鈺連忙上前兩步雙手接過,這見面禮不可謂不貴重。唐家那位大儒雖過世多年了,但是到現在他的言論著作依然被人視為珍寶。別說他經常用的硯臺,估計他的一張用廢的紙,都有人珍藏。
這也說明,楚國公夫人雖然去世了,但唐家還是很看重這門姻親的。
唐懷仁擺手讓姜鈺坐下,然后問姜鈺平日都讀了什么書,姜鈺身體坐的筆直,認真的回答,為了表現也講了不少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唐懷仁聽后,嚴肅的臉都柔和不少,還向楚國公投去這孩子不錯的目光。楚國公瞬間臉上帶了自豪,讓唐懷仁不輕不重的哼了一聲。
“孔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你何解啊?”唐懷仁看著姜鈺問。
真正的考驗來了。
姜鈺知道,唐家特別是唐懷仁遵從儒家思想,她若是完全按照儒家的那一套來回答,應該不會有錯。但是面對學術問題,她不想“投其所好”,所以道:
“義、禮、信,是君子的道德底線,但是不同的人對這個底線有不同的理解,我以為只要不危害他人,危害國家,違反公序良俗,都應該被尊重。”
唐懷仁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言論,眉頭微微皺了一下,就是楚國公聽到她這話,臉色也變得嚴肅了起來。
他本來以為,以姜鈺的情商,肯定會“投其所好”,按儒家那一套來回答這個問題。但怎么都沒有想到,姜鈺說出了這樣一個古怪的思想。
“你仔細說。”唐懷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