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他的幫忙,沈無名插了個隊,很快就進入了考場之中。
找到自己的號房,凝神靜氣,開始準備考試。
春試和秋試的流程都差不多,前面都是考一些經史子集的內容。
對沈無名來說,根本不用花什么腦子。
看到題目的一瞬間,腦子還沒反應過來,手就已經寫好了。
開始下一題!
不到半個時辰,帖經部分都被他做完了。
然后才拿起。
要能夠與之契合,要能夠讓考官眼前一亮。
既要牛逼,又要創新!
“杜甫的蜀相,應該是可以,但是只寫到了忠臣,沒有寫到奸臣!”
“要不就是文天祥的正氣歌,里面倒是列了一大串的人名。”
“但似乎也沒有說到奸臣,這”
沈無名一時間倒是犯了難,不過片刻之后,突然眼睛一亮。
抬筆,落下。
“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
“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氣似奔雷。”
“汝說“劉伶,古今達者,醉后何妨死便埋”。”
“渾如此,嘆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憑歌舞為媒。算合作人間鴆毒猜。”
“況怨無小大,生于所愛;物無美惡,過則為災。”
“與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猶能肆汝杯。”
“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則須來。”
看這個風格就知道是辛棄疾的詩。
描述自己戒酒的情景,將酒杯比作奴仆,與自己的一番對話。
頗為有趣,頗為滑稽。
光是從抓住考官的眼球這一點來說就很不錯了。
至于內容,表面上看挺一般,但若是深入一點,還是可以發掘的。
隨后,沈無名就開始思考寫秦朝的文章。
“詩詞倒是挺多,但是寫賦的話,我就記得個過秦論。”
“這個世界倒是沒有過秦論,可問題是,過秦論算不算賦啊?”
“還有個六國論也可以吧,不過同樣是論,不是賦啊!”
沈無名陷入了糾結之中。
在他的印象里,如赤壁賦、三都賦之類的,都明確寫了是賦。
過秦論,六國論,卻是論!
他拿捏不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