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93章 第93集:聞聽崆峒有真道 (第1頁)

第93集:聞聽崆峒有真道

暮色像一塊浸了水的灰布,慢悠悠地蒙住岐下的山坳。軒轅剛把最后一片竹簡碼進陶甕,指尖還沾著松煙墨的清苦,就聽見院外傳來熟悉的腳步聲——是三個月前派去西陲探查的弟子風仲。

“師父!”風仲的聲音帶著跋涉的沙啞,還裹著些微不易察覺的激動,“弟子回來了!”

軒轅推開竹門時,正撞見風仲往石桌上放行囊。青年弟子的草鞋磨穿了底,露出的腳趾結著暗紅的血痂,粗布短褐上沾著黃褐的塵土,唯有那雙眼睛亮得驚人,像藏著兩顆被風沙洗過的星子。

“西戎那邊的時疫如何了?”軒轅伸手接過他肩上的藥簍,指尖觸到簍底的硬塊,是晾曬好的草藥。

“多虧師父留下的方子,”風仲抹了把臉,露出被曬得黝黑的脖頸,“用麻黃配生姜煮的湯,喝了三日就退了熱。只是……”他忽然頓住,從懷里掏出塊用油布裹著的東西,層層揭開,是半片磨損的龜甲,上面刻著幾個歪歪扭扭的符號。

“這是?”軒轅捏起龜甲,指尖撫過那些深淺不一的刻痕,像是某種記事的符號。

“是在崆峒山腳下的巖洞里拾到的。”風仲往灶膛里添了根柴,火光映得他臉頰發紅,“弟子路過崆峒時,見當地山民祭拜山神,說山上住著位廣成子,能知天地始終,更懂‘長生久視’之術。”

“長生久視?”軒轅的指尖猛地一頓。他見過太多生死了——去年遷徙時,部落里最健壯的獵手被毒蛇咬了,不過半日就腫得像根紫蘿卜,斷氣前眼睛瞪得老大,仿佛要把這天地再看最后一眼;還有族里的老祖母,一場風寒就把身子骨抽成了枯柴,臨終前拉著他的手說:“軒轅啊,人要是能像山松那樣活百年,該多好。”

風仲點頭,聲音壓得更低:“山民說,廣成子活了數百年,頭發雖白,卻能攀崖如猿,飲水如犢。有個牧人親眼見他在雪地里打坐,周圍三尺竟無積雪,說是‘神氣護體’。”

軒轅沉默著走到院中的老槐樹下。樹影婆娑,落在他手背上,像極了那些病人痛苦掙扎時抓出的血痕。他想起岐伯教他的第一句醫理:“醫之責,療疾于已發。”可這些年走遍四方,治好了東夷的癰瘡,解了南蠻的瘴氣,縫好了西戎的裂傷,辨清了北狄的脈象,卻始終擋不住衰老——就像再好的工匠,也只能修補破損的陶罐,卻攔不住陶土本身的風化。

“師父,您看這龜甲上的符號,”風仲湊過來,指著其中一道彎曲的刻痕,“山巫說這是‘壽’字,廣成子的洞府石壁上刻滿了這類符號,說是‘道之跡’。”

軒轅把龜甲舉到月下,清冷的月光順著刻痕流淌,竟像是有股微弱的氣息在其中游動。他忽然想起年少時在有熊部落,族里的巫祝說過:“天地有常,人若能順其常,便可與天地同壽。”那時只當是虛妄之言,可如今踏遍四方,見過東夷人隨潮汐吐納,見過南蠻人依草木作息,見過西戎人法禽獸奔走,見過北狄人順寒暑調食,忽然覺得那“常”字里,或許藏著比治病更深的道理。

“風仲,”他轉過身,眼底映著月光,“你說,醫道的極致是什么?”

風仲愣住了,撓了撓頭:“自然是……藥到病除?”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