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所謂民間說法屬于野史,夸張,不可信,聽聽就得了。就像【三國志】屬于正史,而【三國演義】屬于野史。
問題在于,能大家口口相傳的是【三國演義】,不管是草船借箭還是白袍渡江,千百年來被一代又一代的人演繹得極為生動,據說{三國演義】里唯一有被官方記載的細節是呂布的“轅門射戟”。
這件事發生在公元196年的徐州,兵家必爭之地,袁術的大軍準備進攻駐扎在小沛的劉備。小沛就是當今沛縣,也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呂布既不想劉邦被袁術滅了,也不想和袁術鬧翻,于是他宴請了劉備和袁術大軍的統領紀靈,告訴那二人說,“人家呂布不喜歡看別人打架,最喜歡當和事佬,這樣,把本將趁手的方天畫戟插在轅門(書中暗表,轅門就是軍營大門),大概距離有150步,我要是一箭射中畫戟頂端的小枝,你們就休戰好不啦,要是沒中咱們就各回各家,你們隨意!”
紀靈一看,心說又來一個說大書的,150步那么遠,小枝那么細,你要是能射中,我就管你叫姐夫,于是點頭,那邊劉備要是有姐姐巴不得獻給呂布。只見呂布張弓搭箭,大叫一聲“著”,箭矢如流星般飛去,正中小枝。
就算紀靈想耍賴,也只能一邊心里大喊姐夫一邊撤兵。
呂布這個叫一箭三得,跟姐夫沒啥關系哈,既阻止了袁術坐大,還保全了自己,同時還讓劉備欠他一個天大的人情。
劉若英有首成名曲【后來】,那意思就是后來奶茶懂了什么是愛。而轅門射戟的后來,劉備收留了被曹操擊敗的呂布,呂布趁機占據了劉備的徐州,這就是經典的“鳩占鵲巢”,然后劉備給曹操進讒言,終于使得丞相在下邳殺了呂布。
其實不管是【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里,轅門射戟都是貌似神話一般存在,但是因為有官方記錄,也就是這件事是真實發生的。呂布這樣的箭法在今天完全可以在奧運會上拿冠軍,如果正常軍人的一步算作75公分,那么150步就是112米,即使在今天發奧運會射擊項目上也沒有這么遠的比賽項目,更何況受風速影響極大的射箭項目,貌似射箭比賽最遠的距離也就是三十米,而呂布能射中112米外方天畫戟的小枝,箭術神乎其神了。
轅門射戟是在三國的正史和野史中展現的呂布為數不多的展現個人外交技巧和自身武力的時刻,其實在記錄里還有,呂布的人馬一直只有3400人,卻能打得各路諸侯人仰馬翻,三國演義里很有名的章節是所謂“三英戰呂布”,這是純純的欺負人,關羽和張飛再加上劉備三個人一起大戰呂布,這不啻就是在給呂布唱贊歌呢。而關二爺的赤兔馬,本來就是呂布的坐騎,不過是呂布死后,被關云長巧取豪奪過去的。
喜歡半邊臉請大家收藏:()半邊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