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正趕緊扶起魏徵說道:魏大人,我覺得他一定會給的。
魏徵:陛下一定會答應殿下的。
魏徵心想:陛下敢不答應嗎?就連他魏徵不太懂軍事也知道李中正的手下有多么猛。
李中正:魏大人是親自回去說,還是我幫你發電報。
魏徵:老臣想見一見太上皇,陛下想讓老臣把太上皇接回去。
李中正:那我明天派人送你去見太上皇,他最近正帶著杜如晦和程咬金在到處種植土豆。
魏徵:那就有勞殿下了。
李中正:小事。
魏徵在次日就登船去找李淵了,李淵見到魏徵來了那是相當高興,李淵可不恨魏徵。
魏徵可不是親王府舊臣,魏徵反倒是李建成東宮的屬官,李建成要是多聽魏徵都話可就不會發生玄武門之變了。
魏徵躬身一禮后拜見太上皇。
李淵:免禮。
魏徵看太上皇忙的顧不上理他,他也只能是等著李淵忙完后再說,魏徵發現李淵現在的狀態是真的很好。
一個時辰后,李淵把魏徵、杜如晦、程咬金一起叫到自己的書房,李淵把一封圣旨攤開在桌子上。
上面是李淵自己寫的,內容就是:太上皇遺旨,經多方考察驗證,二皇孫李中正能力突出,眼光獨到,為大唐做了頗多貢獻,是大唐第三代皇位繼承人的不二人選,望眾臣好好輔佐。
隨后讓魏徵簽字,魏徵不敢簽、李淵當即說道:你只是見證者,說明圣旨是真的而已。
魏徵簽字后,杜如晦和程咬金也在上面簽了字,李淵把圣旨交給杜如晦,讓他保存好。
魏徵隨后向李淵說明來意,李淵直接回復他不摻和這些事,還建議魏徵回去讓李世民立李中正為太子。
到時候那些高產作物不是要多少就有多少,還用費這么多事,魏徵也覺得是這么回事。
三天后魏徵離開李淵居住的海島,魏徵也開始羨慕杜如晦和程咬金的生活了,李淵不讓程咬金回長安。
非要讓程咬金陪著他,杜如晦只說他還需要調養身體,這倆人是大唐朝堂中過的最舒服的兩人。
魏徵在半個月后到達長安,李世民聽完魏徵的匯報直接破口大罵逆子,但是最后還是要找朝臣商量一下。
江南東道這次怕是真的要跪李中正了,萬一那個逆子把戰船開到長江就麻煩大了。
那小子現在可沒人能攔的住,琉球就是那小子的一言堂,那小子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想打誰就打誰,關鍵是那小子的實力還非常強,一般軍隊是真擋不住那小子,只是目前兵源不足而已。
這次在大朝會商議根本沒有商議出一個結果來,以關隴集團為首的長孫無忌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太子李承乾的東宮屬官和魏王李泰的魏王府屬官都反對,把江南東道封分給李中正。
有人居然拿讓李世民用李中正開刀立威,結果這個人剛出皇宮就被套了麻袋,也有武將口出狂言,要和李中正的琉球諸將好好打一場比比看。
喜歡大唐:李老二你那個位置我瞧不上請大家收藏:()大唐:李老二你那個位置我瞧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