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guān)燈

第1章 引言 (第1頁)

故事以李建國這位普通勞動者的艱辛人生為主線,通過他在工地、家庭與物流分揀中心之間的奔波,展現(xiàn)了底層人民在生活重壓下的堅韌與不屈。李建國與妻子周秀蘭相濡以沫,共同面對生活的種種挑戰(zhàn),他們的兒子李明宇則是他們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

李建國是一位在建筑工地辛勤勞作的工人,每日在烈日下?lián)]汗如雨,與鋼筋水泥為伴。他的雙手布滿老繭,掌紋里烙著被暴曬的螺紋鋼燙出的焦黑印子,每一道傷痕都是生活重擔的見證。工地的生活艱苦異常,攪拌機的轟鳴、腳手架的顫動、安全繩的勒肩,每一項工作都考驗著他的體力與意志。然而,即便如此,他心中始終牽掛著家中化療的妻子周秀蘭,以及即將步入大學的兒子李明宇。

周秀蘭身患腺癌,化療的痛苦與高昂的費用讓這個家庭雪上加霜。李建國為了籌集妻子的手術(shù)費,不得不更加拼命地工作,甚至在高利貸的泥潭中掙扎。他偷偷吞下去痛片,強忍著腰椎的刺痛與眼前的眩暈,只為多賺一分錢。每當夜深人靜,他躲在工棚的角落,數(shù)著鐵皮盒里的硬幣,計算著離手術(shù)費還差多少,那份焦慮與無助如同烏云般籠罩在他的心頭。

兒子李明宇的懂事與努力,成了李建國心中唯一的慰藉。明宇深知家庭的困境,他努力學習,不僅獲得了獎學金,還利用課余時間做兼職,希望能為父親分擔一些壓力。每當收到明宇的短信,看到兒子發(fā)來的大學錄取通知書照片,或是得知他又找到了新的兼職,李建國的心中都會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對未來的希望,也是對家人深深的愛。

然而,生活的重壓并未因此減輕。母親意外骨折,手術(shù)費用高昂;工地停工,收入中斷;高利貸的催債電話不斷響起……每一件事都像一塊巨石,壓得李建國喘不過氣來。但他從未放棄,他用自己的方式堅守著這個家,用勤勞的雙手為家人撐起一片天。

在物流分揀中心,李建國找到了新的工作。他憑借著在工地鍛煉出的堅韌與細心,很快成為了分揀中心的佼佼者。他教給孫子分揀口訣,看著孫子穿著物流職業(yè)學院的校服,胸前別著“優(yōu)秀畢業(yè)生”的徽章,他的心中充滿了驕傲與滿足。然而,歲月的無情與生活的重壓最終還是擊垮了他的身體。

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李建國躺在病床上,望著窗外朝陽與記憶中的麥場重疊。他仿佛看到了1987年那個彎腰捆麥捆的年輕人,看到了秀蘭揮著紅頭巾跑來的身影。他的指尖最后一次模擬分揀動作,將那輪朝陽輕輕放在記憶的傳送帶上,棱角朝右,下方墊好柔軟的泡沫,標簽上寫著“易碎品,輕拿輕放”。

當醫(yī)生按下停止鍵時,監(jiān)護儀拉成一條直線,像極了麥場盡頭的地平線。李建國走了,但他留下的堅韌與愛,卻永遠鐫刻在家人心中。床頭柜上的搪瓷杯里,那半片碧螺春茶葉梗仍在光斑里漂浮,像一艘載著歲月的小船,正順著記憶的傳送帶,駛向那個麥香彌漫的清晨。而李磊,將帶著父親的期望與愛,繼續(xù)前行,在人生的道路上書寫屬于自己的篇章。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