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如豆柳如眉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清明時節,又讀到《醉桃源》,一時心有所動。青梅如豆、柳如眉都是我曾用過的網名。其實最初喜歡上這個句子,不是在馮正中《陽春集》里,而是在令狐沖與岳靈珊青梅竹馬華山練劍時自創的“沖靈劍法”里,“青梅如豆”,“柳葉似眉”,在嵩山絕頂,二人對招之時,競情不自禁在天下英雄面前使了出來。而他為了哄她開心,竟自甘為她刺傷。
我年少時迷戀武俠。這樣說,恐怕很多讀書人會覺得不屑。而我至今仍覺得并不曾辜負時光。少年意氣,在虛幻的江湖,英雄氣,兒女情,所有情結都可以在其中得到纖解。沒有這樣經歷的人是難以明白的。
人生于天地自然,易受四時節序影響。尤其是心性敏感的人,花朝月夕,常常攪擾得人心煩意亂。這個時候的心情,沒有比馮延已的詞句表達得更為妥帖的了。
我一位頗能容忍我的懶散和任性的朋友所鼓勵,寫一些文字,磨磨蹭蹭,拖拖沓沓,從去年深秋寫到現在,到此篇,時節已過了清明,是暮春天氣了。春天總是短暫,花開花謝最易惹人傷神。這時候讀馮延已《陽春集》,最是當時,卻也最是斷腸。
有時想來,其實女子的一生,皆與詞息息相通。少女時節讀馮延已詞,愛那些句子里的情深意重,綿邈相思:“山如黛,月如鉤。笙歌散,魂夢斷,倚高樓?!蹦隁q漸長之后,觸動心弦的卻是花開易見落難尋的歡愉苦短:“細雨濕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相逢莫厭醉金杯,別離多,歡會少?!薄盎ㄇ笆s游春侶,獨自尋芳。滿目悲涼,縱有笙歌亦斷腸?!?/p>
文字真是一件奇妙不已的東西,每一個階段和年齡的女子,竟都可以從那些塵封的書卷里找到與自己心心相印的句子。這樣想來,人類的進化其實非常緩慢,千年對于一個物種原來不過瞬間。我們內心的情感如此相似,男歡女愛,春恨秋悲,離愁別緒,隔了千年并無兩樣。所謂詩言志,詞言情,情是大多數女子一生之水,只要有女人在,那些詞句即使走了千載,也仍有豆蔻年華的容顏。
20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