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燕在海外網絡上的喧囂,如同投入大海的一顆石子,起初激起些許漣漪,最終仍歸于沉寂。
國際刑警組織的介入使得她的生存空間被不斷壓縮,
那些駭人聽聞的言論賬號逐一被封禁,她再次消失在網絡的迷霧中,也與我們的生活徹底隔絕。
日子,終于真正地平靜下來。
我們的念安,在我們毫無保留的愛意中,健康地長大了。
她繼承了老公的沉靜和我的堅韌,眉眼彎彎時,仿佛能驅散世間所有陰霾。
她喜歡膩在陳哲身邊,聽這個酷酷的小叔講大學里的趣事,也會在老公下班時,像只歡快的小鳥撲進他懷里。
我們的家,總是充滿了她的笑聲和鋼琴練習曲,那是生活最動聽的背景音。
陳哲大學畢業后,毅然投身于青少年心理援助領域。
他說,他見過黑暗,所以更想為那些迷茫的孩子點亮一盞燈。
看著他穿著白大褂,耐心疏導問題少年的背影,我和老公都感到無比的欣慰。
曾經的創傷,在他身上化為了理解與救贖的力量。
春去秋來,連念安也到了離家讀大學的年紀。
送她去機場的那天,她抱著我,聲音哽咽:
“媽,我會想你的。”
我輕拍她的背,眼眶微濕,心里卻滿是驕傲。
孩子羽翼豐滿,終要翱翔屬于自己的天空。
家里一下子安靜了許多。
或許是因為這份空落,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個極其真實而慘痛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