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擊一詞,起于漢初。最早漢高祖設置游擊將軍,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著獨特的軍事地位。所謂游擊,便是游動攻擊。游而不擊,是逃跑主義,擊而不游,是拼命主義。而游擊乃取兩者精髓,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過去不少名將都曾用過這種極具難度的靈活戰術。收效斐然。可以說這種戰術雖然無法起決定性作用,但是卻能給主力軍爭取最大的獲勝機會。“可是,如今我們是攻防戰,如何游擊啊?”李靖不得其解。若他們是攻城方,這等偷襲戰術未嘗不可,但現在他們是守城方啊!如何游擊?根本無路可退嘛!“呵呵,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有條件可以上,沒條件制造條件也可以上,為什么我們不能反客為主,化守方為攻方呢?”周揚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對于游擊戰,他可是有超越當下所有名將的超前理解。因為在幾百年之后,有一位偉大的領袖將這種戰術發揮到了極致,甚至扭轉了整個國家的命運與形勢。“化主動為被動?這聽上去有些意思,具體如何?”李淵頗有興致。顯然周揚的“大膽”讓這位目光深遠的領導者看到了一絲曙光。“如今太原是座孤城,無路可退,楊林自然認為我們會死守城門,若是我率領一隊人馬出城偷襲,不斷騷擾,勢必會讓楊林心生疑惑。甚至懷疑是太原援軍。”最主要的一點,這種戰術從某種程度上會讓對手氣急敗壞,惱羞成怒,一旦楊林失去理智,憑借如今太原的戰力未嘗不能正面一戰。“可是,如若楊林發現是你帶兵,派人攻城怎么辦?”李秀寧狐疑地問道。之所以他們在這之前沒有想過主動出擊,是因為城中真正能夠和隋軍抗衡的將領只有四個,其中李靖還是火線提干。要不是周揚安排還無人發現他的才華。若是有人主動出城迎戰,隋軍乘虛而入,必有一方城門會失守。“老婆,難道你忘了在太原城中,除了我,還有一位天生神力的人嗎?”周揚的笑容意味深長。李淵,李建成和李秀寧都是微微一愣。莫非......是指李元霸?“可,可他只是個孩子啊!”李建成錯愕不已。這個想法太過匪夷所思。就算李元霸天生神力,別說是普通成年人,就算是許多勇猛武將恐怕也未必比得上他。可一個孩童有勇無謀如何守城?一旦中計,連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他雖然不諳世事,可李家不還有一位少年英才嗎?”周揚笑容更加濃郁了。周圍的其他人都聽得一頭霧水,滿臉茫然。這周將軍在打什么啞謎?一會兒孩子,一會兒英才。可是李淵卻瞬間明白。這指的是二子李世民以及四子元霸。因為軍情緊急,雖然李世民一心希望跟隨父親兄長上陣殺敵,但念在他尚且年輕,行伍經驗不多,便安排處理城中百姓之事。現在要他負責守城之事,說心里話李淵是不放心的。畢竟李世民更擅長的是謀略和智慧,論戰力和經驗恐怕不足。但若加上李元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