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你在學校好好念書。”秦紅霞沒提及侄孫女秦茄。兩人據說關系并不好,不熟。秦紅霞能理解石靈珊這樣的孩子,從小在山里長大,性格孤僻,不知道怎么與人相處。秦茄不一樣,秦茄有父母,也有很多家人同伴。她沒想過要讓秦茄和石靈珊做朋友,她們能做到井水不犯河水就行了。“謝謝秦前輩不計前嫌。”石靈珊對秦紅霞還是保持著尊敬。秦紅霞見她識趣,滿意地出去了。而馮楚月和常廣白過來,看到關千歲已經起來了。她是要來給關千歲換藥的。之前做的藥膏已經用完了,現在換藥,藥膏要現熬制。一來,馮楚月就查看關千歲眼睛恢復情況。關千歲自己并不清楚:“我蒙著眼睛,也不知道能不能看見。”馮楚月倒是能理解:“別急,我給你換藥的時候,就能把紗布取下來了。”她很快就在隔壁借了一個臨時藥房,開始研磨煉制藥膏。常廣白和段錦書都在給她打下手。炮制藥材,然后搗藥。馮楚月在熬,元清小和尚還負責燒火。原本她倒是可以用煉丹的方式,用靈石來燃燒煉制,那樣藥膏的效果會更好。但現在條件不允許,而且那樣弄出來的藥膏,療效太突出,未必是好事。還是自己燒火慢慢熬煮吧。這藥膏弄出來就費時間了。他們弄到中午,藥膏都還沒熬制成功。李老先生讓人來叫吃飯,馮楚月把常廣白他們都趕去吃。“大師兄,你們先去,我這必須盯著火。”元清小和尚看著是不行的,必須她親自在。不止是火候需要牢牢掌控,還需要時刻關注鍋里的情況,攪動翻炒。熬制到什么程度,全部要她來。差一分都不行。失之毫厘謬以千里。“那我讓錦書給你把飯送過來。”常廣白沒說自己也留下,因為他知道留下并沒有什么用。馮楚月這種古法熬藥,是他也會的。但每個人熬制出來,藥效上就會有所差別,并不能保證每個人都做到一模一樣。“好。”馮楚月嘴上說著,但眼睛都沒抬一下。元清小和尚倒是好心說:“馮施主,我留下來繼續給您打下手吧?”馮楚月倒是不在意:“隨你。”元清留下和離開對她并沒有什么影響。而常廣白出去之后,就讓段錦書趕緊弄了吃的送過來。“錦書,你把你那一份也帶過去,和你小師叔一起吃。”段錦書秒懂,師父這是想讓他在小師叔面前多學點東西。相當于偷師。當然,馮楚月是不會介意段錦書跟著她學的。這本來也是她成為常廣白小師妹的交換條件。她會幫著帶段錦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