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書真棒!作者快點太監了吧!”
“本以為,這世沒有更棒的書了!
沒想到,只是因為我閱歷不夠而已!
看別人的書要錢,看你的書,我命都沒了!”
“果然是閱歷太淺了!
我褲子都脫了,你就給我看這個?!”
“我們要看的是爽文!
你懂什么叫爽文嗎?!
意思就是要直白!
要更加通俗易懂!”
“一個故事里,有那么多條線。
我身為一個偵探讀者,十分欣慰。
但唯一令我不爽的是,最后不應該是**嗎?!
為什么,會如此的平淡?!”
“我看到了穿越,看到了種馬,看到了sharen無數,看到了激情,唯一沒有看到的,就是有趣。”
“作者的語文大概是體育老師教出來的吧,和我一樣呢。”
“我只是過來水經什么?不看書不能評論?容我先看一下書抱歉,我毒發身亡了。”
看著屏幕那一行行讀者的留言評論,林易東知道自己在“三分球”發布的《活在游戲里》也要撲街了。
是的,它不是第一本撲街的。
第一本,是之前發布的《人生游戲》。
“男女的事情能不能不要寫那么朦朧?那么詩意?
直白一點可以嗎?
能不能不要一直描寫人物的內心世界?
打打殺殺的敢不敢多寫一點?
你覺得我們很lo,我們覺得你很縹緲!
這里是網絡快餐文學,這里充滿煩躁!
請帶著你的藝術追求和那些文藝的寫法,離我們遠一點,好嗎?!”
“劇情敢不敢再平淡一點?
都一兩百章了,男主連女主的一壘才剛剛攻!
照現在這個形勢,二壘根本是遙遙無期!
更不要說終極三壘,恐怕是一句話帶過的事情吧?!
這劇情,簡直毫無波瀾!”
“作者的書需要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泡一杯熱茶,一個人靜下心來細細品味。
如此,才能體會書中那獨特的韻味。
可是,我只是一個俗人。
我喜歡的,更多的,還是那些一言不合就殺他全家的快餐式網絡文學。”
“世無經典,獨小兒狂吠!”
如今,網絡等新媒體培養出了新的作家。
他們所寫的東西,和傳統文學相比,確實有一定的差距。
即使他們寫的讓人沒有距離感,更加親切,也更加貼近年輕人。
但是,依然不被大多數傳統文學作者所接受。
而追捧他們的,更多的也是一些年輕人。
而且,傳統文學陸續被翻拍成電影的現在,網絡文學依然毫無建樹。
誠然,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
如果一個作家精心創作的一部,廣大讀者卻不愛看或者看不懂,這確實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
然而,文學雖然也要與時俱進才能擁有生機。
可現在市面這些所謂的“網絡文學”,依然還是過于“媚俗”了一點。
即使走進了讀者的心理,也依然無法受到絕大多數人的認可。
而其傳播,也始終局限于那一小撮人。
有人說,網絡文學像手紙。
這話,目前看來,確實沒差。
不過,網絡寫作的最大好處就在于“沒有”門檻。
眾所周知,只要有網絡、有電腦,初中生都能寫。
于是,海量文字存在于水平面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