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書這種事情,是急不得的。
越是著急火,寫出來的東西就越是見不得人。
不過,這里面自然不包括林易東。
限制了林易東速度的,除了網站限制,便是他的手速。
網站限制這方面,林易東自然是搞不定的。
但是手速這一塊,是可以通過練習提高的。
值得一提的是,夏恒也開始寫書了。
當然,林易東提供的大綱。
“老林,你看我這樣寫如何?”
這天,夏恒再次來找林易東。
“寫的很好。”
林易東看了看之后微微點頭,
“就是你這字,真的要練練了。”
夏恒的字倒也不是太過難看,只是時大時小,看起來很別扭。
“老林啊,你說我會不會‘十年筆耕無人問,一朝架訂閱零’?”
對于寫書,夏恒依然還是有些不自信。
“自信點,把不會去掉。”
林易東拍了拍夏恒的肩膀,
“同時,說話的語氣一定要肯定。
不要吞吞吐吐,猶豫猶豫的。”
夏恒聞言楞了一下,而后一臉無奈的說道:
“有你這么打擊我的嗎?”
“這不叫打擊,這叫幫你認清現實。”
林易東說完這話之后,就開始寫起了自己的書。
此時,兩位僧侶終于救出了那只從小出生在雜耍團的猴子。
在二人商議一番后,他們為猴子取名為“小空”。
而在救下小空之后,二人遇到了一個自稱“天地一心”的人。
對于這個人,不僅兩個僧侶感到奇怪,看書的人同樣感到奇怪。
這個人就像是突然冒出來,然后又突然消失。
作者本人在被人問及此事時,不是顧左右而言他,就是干脆閉口不談。
可以說得是,始終一副“無可奉告”的態度。
而這位“天地一心”登場后,只是留下了三句話,人就消失了。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非山,看水非水。”
“看山依舊山,看水依舊水。”
就這么三句話,和整本書一點關系都沒有。
林易東本來是想去掉這一段的,但最后還是將其保留了下來。
因為這三句話看似很簡單,實則似乎直指什么東西的本質。
林易東第一時間想到的,自然就是成神試煉。
前文就說過,試煉一共有三關。
而這里,剛好是三句話。
莫不成,一關一句話?
林易東坐在電腦前,將自己的想法敲擊在鍵盤。
“第一句話,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這句話表面看起來,似乎沒什么。
可是,人眼極易被外在的表象所迷惑。
所以,正常來說,是很難做到看什么就是什么的。
比如看天的云,從中看到了故人的笑臉,難道你就能說那是故人的笑臉?
所以,這應該是在達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做到的。
換言之,就是到了一定程度,看破一切幻象。
可事物本身,其外在之下的東西,此時是看不到的。
于是,就有了第二句話。
“第二句話,看山非山,看水非水。”
初看起來,就像是剛剛開始的人,就像之前說的那樣。
但是,這里所指的應該不是這個意思。
而是說,看透了事物的外在,看到了事物的本質。
其實說到底,無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