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的劇情世界,調(diào)劑了一下林易東原本應當枯燥的生活。
但說到底,也只能當做調(diào)劑品,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林易東生活的主旋律,依然還是枯燥和無聊。
以及,每天無所事事的時候,翻閱自己的記憶。
自己的記憶翻閱了幾遍后,林易東便在腦海中構(gòu)思起了新的故事。
首先,要有老王、洋菩薩和正確女神。
然后,便是正確女神斬夜創(chuàng)世。
接著,便是老王創(chuàng)造新世界的萬物。
最后,便是洋菩薩點化萬物。
就這樣,萬物生活在新世界中,一眨眼就過去了不知道多少“元會運世”。
在一顆小星球,誕生了最初的智慧生命。
“大夏~!”
大夏從哪里來?
大夏該到哪里去?
大夏的出現(xiàn)對宇宙意味著什么?
是宇宙選擇了大夏,還是大夏選擇了宇宙?
主觀視角的個體的大夏消失,是否整個世界也會消失?
還是這個主觀視角每個人都有?
如果是的話,那么大夏作為單一觀測者的意義又在哪里?
“大夏~!”
觀測者效應?
被觀測者一定會被觀測者影響到,在做出選擇時或者判斷時,很容易因觀測與否而影響結(jié)果?
一個量子力學系統(tǒng)在某個特定狀態(tài)被觀測得越頻繁,該系統(tǒng)就越不可能保持原來狀態(tài)?
壓力狀態(tài)下,大夏會表現(xiàn)更好還是更糟?
大夏作為觀測者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是否微不足道,甚至可以忽略?
如果將一切都記錄下來呢?
“大夏~!”
被觀測的對象?
大夏忽然意識到,自己也許就是被觀測的對象。
觀測者在觀測他的同時,也許正在對他產(chǎn)生影響。
大夏不知道的是,他僅僅只是林易東的一個念頭而已。
正坐在樹下面的林易東,陷入了一種奇妙的狀態(tài)。
無盡世界海中,無數(shù)的“暗流”不斷的碰撞著。
無數(shù)的世界因此而誕生,同樣也有無數(shù)的世界因此而隕滅。
在這里,世界猶如沸騰著的水面出現(xiàn)的泡泡一般。
當然,這里只是塵埃。
世界與其說是像泡泡,不如說更像是塵埃。
在一個無邊無際的空間里,世界像塵埃一樣地存在著。
在這些新生的世界中,一個看起來營養(yǎng)不良的世界隨著“暗流”飄蕩著。
而在這個世界中發(fā)生的事情,便是林易東腦海中正在想的東西。
也許是偉力的作用,也許是單純的巧合,又或者是某種更深層次的聯(lián)系。
大夏明確了觀測者和被觀測者,并創(chuàng)建了觀測者體系。
第一個觀測者,自然就是從出生就沒有任何情感的大夏。
而第二個觀測者,是大夏在路撿到的一個嬰兒。
嬰兒的身貼著一張便簽紙,面寫著嬰兒的名字,“林易東”。
嬰兒長大之后,就離開了大夏。
而此時,已經(jīng)有了1265位觀測者。
此時的大夏,可以隨便修改任何設定、邏輯概念,無論多么矛盾。
除了大夏之外,較強的觀測者404曾為了觀測一樣物品而把一個宇宙分割創(chuàng)造多元宇宙。
而林易東,作為觀測者1,所有這一切都僅僅是他的“夢”。
觀測者,被觀測者,都只是字面永恒的幻想虛構(gòu)物。
離開大夏之后,林易東進入了某個宇宙。
烏爾,這個宇宙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