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張啟點頭,“就是野蘑菇價格方面的話...”張啟略作停頓。
蘇琬當(dāng)即就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春筍價格高,是因為物以稀為貴,它只能吃這一個季節(jié)。
野蘑菇可不一樣,春夏秋冬都能采,種類多花樣雜。
如果這筆生意能做成,那就是和國營飯店的長期合作。
...《重回八零我撕劇本和男配HE了》免費試讀“成。”
張啟點頭,“就是野蘑菇價格方面的話...”張啟略作停頓。
蘇琬當(dāng)即就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春筍價格高,是因為物以稀為貴,它只能吃這一個季節(jié)。
野蘑菇可不一樣,春夏秋冬都能采,種類多花樣雜。
如果這筆生意能做成,那就是和國營飯店的長期合作。
“張經(jīng)理,您看五毛錢一斤怎么樣?”蘇琬試著報出個價兒。
蘑菇在這個年代的城里還是稀罕物件,像八十年代末獨占市場的黃金針菇,這會兒還在實驗培育皿里。
更別提后世的白金針菇、平菇、白玉菇、蟹味菇、口蘑那些。
這年頭供銷社里的青菜也就賣兩分錢,然而蘇琬帶去早市上的那些野蘑菇,八毛錢一斤,客人們大把的哄搶。
比起人工培育的蘑菇,野生蘑菇小味兒正兒八經(jīng),鮮得很!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紀(jì),那個人們生活富裕、買東西不用票的時代,每到山花絢爛的季節(jié),在云省一帶,仍有勇士們年年見小人。
蘇琬作為山里長大的孩子,分辨食用蘑菇和毒蘑菇,可謂是看家本領(lǐng)。
每次下山回到家,她都要檢查筐里,確定沒有一點紕漏才能放心。
食品安全可是大問題,在這個年代,一不小心走錯路,都有可能被抓去槍斃。
“五毛錢可以,還是和今天一樣,等明天驗過沒問題,當(dāng)場錢貨兩清。”
張啟道。
臨轉(zhuǎn)身離開前,他又補充,“量上面可以再多點,憑我經(jīng)驗估計,野蘑菇應(yīng)該會同樣緊俏。”
蘇琬點頭答應(yīng),在張啟離開前,她又主動問道:“張經(jīng)理,咱們飯店收不收野味?”野味?張啟眼前一亮。
他正愁變不出新花樣招待領(lǐng)導(dǎo)們呢。
“收,只要不是保護動物,都收。”
張啟幽默一笑。
敲定完生意,蘇琬帶著秦禹和孩子們往供銷社方向走。
路上,她清點起來今天賺到的錢。
早市上賣的和國營飯店剛才結(jié)算的,加起來總共七十一塊六。
相當(dāng)于這年頭城里三口之家一個月的總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