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隊長在教室外面給知青們搭了兩個臨時灶臺,知青每月補助的35斤糧已經按人頭發下去了,沒菜就去海里撈。
下鄉又不是來做客,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大部分知青圖省事,都合伙吃飯,有人不愛吃大鍋飯,自己開小灶,比如陸倩。
曾燕呢對陸倩的吃貨本能嘆為觀止,別人下鄉背行李,她下鄉背了一口鍋,連油鹽醬醋都一并帶過來,拿錢開路,不但找人盤了專屬灶臺,還從附近人家買了雞蛋、青菜和魚獲。
給這種人做飯真省事。
這三人都不是會做飯的主,陸倩會吃,不會做,肖半夏中藥熬得好,熬湯一團糟。
至于林嵐,“在家里都是我哥和我爸做飯,我從小到大都吃現成的,現在吃不到了,燕呢,要不你教我們做飯吧?”
曾燕呢一點不客氣,指著食材吩咐:“學做飯,要先學處理食材,你們去把菜摘了,魚殺了,再把海螺肉敲出來。”
陸倩氣得哇哇大叫,“好你個曾燕呢,活都讓我們干了,我這一塊錢花得也太冤了。”為了口吃的,小陸同志叫歸叫,也只能乖乖去削蘿卜皮。
肖半夏眉頭微挑,不光眼前這個叫曾燕呢的小姑娘,幾天接觸下來,她發現真像陸予在信里說的那樣,向陽大隊上到大隊長,下到幾歲小孩,大都性格直爽,面對城里人不卑不亢,或許這就是海邊人的性格,每天面對大海,心里也能裝下一片海。
如果爺爺和父親也能來這里就好了,肖半夏微微嘆息,撿起光魚就要處理。卻被林嵐攔住,“你還要處理藥材,手染上腥味不方便,還是我來吧。”
肖半夏跟林嵐同校不同級,以前不熟識,這次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