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腦海中。
這段只用了幾十個字描寫的男主家庭背景,卻隱晦訴說了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中,爸媽果斷將那份本該屬于姐姐被捐助的錢,最后用在了弟弟身上。
至于顧婷,起初無論怎么哭鬧,都無法動搖父母的決心,最后只能認命,麻木接受。
說到底,她不過是一個讓男主走出大山的工具人而已。
顧婷,你要一輩子留在深山里嗎?
腦海里有兩道聲音在不斷交斥。
一個讓我跟著劇情,不需要將時間浪費在工具人身上。
另一個聲音則是讓我堅定自己,從一開始我選擇的便是幫助一個女孩走出大山。
而現(xiàn)在的受益人卻成了所謂的男主。
顧婷曾經看到希望,卻又被血脈親情硬生生毀去所有,最后只能麻木接受。
她不應該成為我跟男主Play中的一環(huán)。
顧婷沉默,或許是已經徹底麻木。
每個人的命運不同。我或許這輩子就只能留在深山里,但至少我弟弟走了出去,這樣也挺好。
真的好嗎?
我回想著劇情,作為工具人的顧婷,一輩子都沒能夠走出那座大山,作者甚至連她的都不屑于去寫。
我還想說些什么,但顧婷說是要去田里幫忙,很快就掛斷了電話,甚至沒有再給我開口的機會。
就像是劇情在不斷修正。
我和顧婷的聯(lián)系,本就該止于此。
而我多此一舉的電話,已經在隱約中擾亂了這本劇情的發(fā)展。
電話掛斷,顧淮此時還坐在我面前,他一直緊緊盯著我看。
又在我目光觸及他時,慌張低頭。
作為里的男主,因為我的資助才讓他有了不一樣的人生,所以顧淮年少時心里就對我種下了愛慕的種子,將我當作唯一救贖他的人。
初次見面,少年就萌生了懵懂的愛意。
而作為女主的我,按照劇情,也應該對這個少年生出好感,并且在之后的不斷相處中逐漸愛上他。
但或許是我已經知道了全部劇情,知道那本該屬于他姐姐上學的機會,雖然是爸媽逼迫,但顧淮終究還是渴望走出大山,所以選擇了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