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薄疑來平衡如耳,尊崇魏妃來對抗泄姬,說:“這樣可以相互制約。”
荀子評論說:成侯和嗣君都是重視聚斂財富的君主,沒有真正關心百姓。
子產關心百姓,但還沒到治理國家的程度。
管仲懂得治理國家,但還沒有達到修禮的水平。
因此,修禮的君主能稱王,治理國家的君主能強大,關心百姓的君主能安定,而只顧聚斂財富的君主會滅亡。
公元前282年,秦國攻打趙國,攻下了兩座城池。
公元前281年,秦國再次攻打趙國,攻下了石城。
秦國的穰侯再次擔任丞相。
楚國想要聯合齊國和韓國一起攻打秦國,并趁機圖謀周朝。
周王派東周武公對楚國的令尹昭子說:“周朝是不能圖謀的。”
昭子說:“我們并沒有真的要圖謀周朝;即便如此,為什么不能圖謀呢?”
武公回答:“西周的土地,即使把零散的土地加起來,也不過百里。
雖然名義上是天下的共主,但分割它的土地并不能使國家富強,得到它的人民也不能增強軍力。
盡管如此,攻打它的人會被視為弒君。
然而還是有想要攻打它的人,是因為周朝的祭器在那里。
老虎的肉味道不好,但人們還是攻擊它;如果讓澤中的麋鹿披上虎皮,人們攻擊它的欲望會增強一萬倍。
分割楚國的土地,足以使國家富強;削弱楚國的名聲,足以使君主尊貴。
現在你們想要誅殺天下的共主,占有三代的傳國之器,如果這些器物到了南方,那么戰爭就會隨之而來。”
于是楚國放棄了原來的計劃。
公元前280年,秦國的白起打敗了趙國的軍隊,斬首兩萬,并取代了光狼城。
秦國又派司馬錯從隴西調兵,通過蜀地攻打楚國的黔中,攻下了它。
楚國于是獻出了漢北和上庸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