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十章中醫藥調理臍周惡寒 (第1頁)

臍周惡寒

[病案]黃某,一個六十七歲的男性老者,歲月的痕跡在他身上留下深深淺淺的印記。1984

9

24

日,他第一次踏入醫院的大門尋求幫助。多年來,他一直飽受臍周惡寒的折磨,那種感覺仿佛有一股冷冽的寒風源源不斷地從肚臍周圍吹過,讓他痛苦不堪。哪怕是在炎熱的酷暑季節,每當夜幕降臨或是深夜入眠之時,他都不得不將棉被緊緊裹住腹部以抵御那莫名的寒冷。

與此通時,各種不適也如影隨形:隱隱的腹痛時不時襲來,腸鳴聲陣陣作響;胃口變得極差,面對美食毫無食欲;大便稀溏,形如溏泥;精神萎靡不振,面容蒼白無光;腰膝酸軟沉重,連行走都顯得有些吃力;兩腳微微腫脹,像是被注水般發脹;口干舌燥卻不愿飲水。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他曾經嘗試過多種對癥治療方法,然而效果卻不盡人意。

無奈之下,他接受了纖維胃鏡檢查,結果被診斷為慢性淺表性胃炎。隨后,他轉向中醫治療,希望能從傳統醫學中找到一絲曙光。他依次服用了香砂六君子湯、理中湯和四神丸等中藥方劑,前前后后共計一百多劑,可病情依舊沒有得到明顯改善。這漫長而艱辛的求醫之路,讓黃某感到心力交瘁,但他并沒有放棄,仍在苦苦尋覓著能夠治愈自已的良方妙藥。

[治則]分利內飲,溫陽散寒。

[方藥]防已十五克、茯苓十五克、白術十二克、黃芪十五克、干姜六克、良姜六克、制附片六克(需先煎)、肉桂六克、沉香六克(最后放入煎煮)。服用五劑藥之后,肚臍周圍惡寒的癥狀大大減輕,感覺腹部溫暖舒適,食欲增加,其他病癥也痊愈了一半以上。在此方基礎上去掉良姜和防已,加入砂仁六克、藿香六克、霍梗六克。繼續服藥十劑后,所有病癥都完全消失。經過一年的隨訪觀察,疾病沒有再次發作。

[評析]這位年過耳順之年的患者,長期遭受臍周惡寒之苦而難以康復。究其原因,實則乃水飲內停,寒氣凝聚于小腸所致。如此這般,便致脾腎陽虛,陽氣無法外護身軀以生熱。至于腹痛、腸鳴、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諸般病狀,其根源亦在此處。

在此之前,這位患者曾經嘗試過服用香砂六君子湯這種中藥方劑,但并沒有看到明顯的治療效果。這是因為香砂六君子湯雖然具有溫熱陽氣和化解水飲的作用,但其效力還稍顯不足。接下來,患者又嘗試了理中湯這個方劑,結果仍然沒有什么幫助。原來,理中湯雖然可以補充中焦脾胃的陽氣,但卻缺乏化解水飲的能力。之后,患者又使用了四神丸這個藥物,但還是沒有收到預期的療效。四神丸擅長通過補火來生土,并起到固腸止瀉的功效;然而,它的藥性偏向收斂,反而對L內水飲的排出產生了阻礙。

想要徹底去除病根,就必須要借助肉桂和良姜的力量,用它們的溫熱之氣來化解小腸處的寒凝之癥。與此通時,還需要搭配附子、干姜、黃芪、白術以及沉香等藥材,以此來補充脾腎的陽氣。只有這樣,L內的水飲才能得到運化,寒氣才會消散,陽氣也會重新生發出來,疾病自然而然也就痊愈了。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