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大內,賞和親王為行宮。
如此發落,明眼人皆能看出,雍正己大大從輕處置賈府男丁,并將女眷皆賞與弘晝。
宗人府、內務府、大理寺、理藩院、步軍統領衙門、順天府,皆為察言觀色、仰人鼻息之輩。
宮內外皆視大觀園為皇帝賜和親王封王后之首座行宮,賈府女眷則為皇帝賜和親王之首批宮奴禁臠。
大理寺即刻會同順天府前往賈府執行。
將男女丁眷分別處置,遣送一眾男丁發配或收押,卻將所有三十五歲以下女眷皆趕入大觀園,以待王爺前來發落。
內務府亦不敢怠慢,一面遣太監婦人入大觀園看管打掃,一面趕忙派遣大內嬤嬤、老宮女乃至掌事太監入大觀園,向眾女宣講規矩。
雖未明言具體內容,但多是宮中舊例及禮儀規范,只稱此處日后為和親王爺行宮,一切皆由王爺定奪伺候規矩,恐不合王爺心意。
連六宮掌事太監夏守忠亦親至大觀園,對幾個要緊之人吩咐良久。
宗人府、內務府、詹事府揣摩王爺心意,恢復大觀園月例錢糧,定立日常用度供給,又派遣小太監、小丫鬟、老媽子入大觀園伺候,以防園中女子受凍挨餓,失了王爺體面。
王府氣度自是賈府難及,其月例錢糧、精美用具、金銀器皿、吃穿用度、使喚下人,較賈府掌管園子時多出數倍不止。
各處打點停當,只待和親王爺駕臨大觀園。
弘晝至此,方覺此事處置尚妥。
一邊命王府為大觀園供應各類錢物,一邊思索如何安置這些賈府女子,使其各得其所,亦能讓自己不負此機緣,妥善應對,而非僅著眼于兒女情長之事。
思索數日后,連朝事亦一概不問,草擬若干安置之策,方喚來丫鬟小月,命其前往大觀園傳達相關安排。
丫鬟小月自幼識字斷文,邊看王爺所擬安排,邊聽王爺解說。
雖早有心理準備,深知弘晝王爺行事自有考量,然見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