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從中走出來。
接下來,我們可以一起探討如何重新找回你自己的聲音。”
趙敏睜開眼睛,眼中有一絲希望:“沈醫生,我該怎么做?”
沈悅微笑著:“我們會采取一種叫做‘認知行為療法’的方式,幫助你重新審視自己的情感模式,找到健康的情感表達和自我界限。
你己經意識到問題的存在,這是很好的第一步。
接下來,我們可以一步步來處理你在這段關系中產生的依賴心理。”
在接下來的幾周里,趙敏定期來進行心理咨詢。
每次見面,沈悅都給她布置了一些練習,幫助她認識到自己的情感需求,并學會設立健康的邊界。
首先,沈悅讓趙敏記錄下自己在這段關系中所有的不適感,特別是那些讓她產生依賴情緒的細節。
例如,每當男友說一些讓她感到自卑的話時,她會如何反應?
她會有哪些負面的自我評價?
沈悅引導她把這些情緒具體化,并分析每個情緒背后的認知誤區。
“趙敏,你有沒有注意到,很多時候你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甚至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
沈悅問道。
趙敏點了點頭:“我開始認為,自己真的很不行。
他說我不夠好,我便開始相信了。
每次爭執后,我會覺得是我錯了,是我做得不夠好。”
沈悅:“你是否能想一想,這種負面想法是否過于絕對化?
每一次爭執真的都是你的錯嗎?
你是否忽視了他的一些不合理要求?”
趙敏沉默了一會,終于開口:“我一首覺得是自己不好,沒想到也許他有一些不對的地方。”
沈悅微笑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發現。
你己經開始認識到,這段關系中的不平衡和不健康的地方。
接下來,我們可以通過建立自我肯定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