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的馮光靜道長。
那時的道院沒有任何監控設施,只看到襁褓中有個嬰兒,還有兩本書,一本是《九章算術》,一本是《幾何原本》。
上個世紀西十年代,馮光靜道長生于一個書香世家,父母皆信仰佛教。
在他們的耳濡目染之下,馮光靜的姐姐入了佛門,而馮光靜則在16歲時選擇了道家,拜入全真龍門仙姑派門下。
44歲的時候,馮道長云游到三觀峰下,那里依山傍海,僻靜祥和。
道家追求觀心、觀形、觀物而達物我兩忘的境界,三觀峰的名字恰合此意。
于是,馮道長決定在此處修建一座道觀。
道觀建成后,馮道長給它命名為“三觀道院”。
在這只有五間二層小房子的道觀中,馮道長收了幾個徒弟,開墾了幾畝薄田,過著清貧而又寧靜的日子。
道觀建成五年后,一個拾荒老頭在地邊撿了一個小男孩,就把他帶到了道院,看能不能為這個孩子求一個落腳之處,留一線生機。
馮道長聽完老頭的敘述,心知孩子一定是因為患病被家人遺棄了,就收留了他。
從這時起,道觀陸陸續續迎來了十幾個棄兒。
由于道院的位置比較偏僻,香火并不旺盛,他們的功德箱很少有捐助,靠著微薄的收入以及那幾畝薄田撫養孩子己是艱難,況且這些孩子往往身患疾病,治療費用更是不菲。
于是,馮道長決定在道院旁,建一所福利院,為此她將zhengfu撥給道觀的修繕資金全部投入進去。
三觀村是挨著道觀的小漁村,村民幾年來感佩道長善舉,不僅無償提供建筑用地,還踴躍捐款,終于建成了三觀福利院。
無論是村中的孤寡老人還是附近的殘疾孤兒,都可以在此棲身。
福利院的孩子并沒有以馮為姓。
馮道長讓男孩跟道祖姓李,讓女孩跟仙姑派祖師姓朱。
章原是個例外。
章原被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