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大案,要案,懸案爆款熱文 第87章 (第1頁)

尸場地,案件偵破便有望迎來轉機。

如果以南京大學為中心,最初劃定的方圓5公里排查范圍未能發現有效線索,進一步擴大至10公里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策略。

表面上看,這無疑會使工作量呈幾何倍數增加,各類住戶、商戶的數量會大幅攀升,需要投入的人力、時間成本似乎高得令人望而卻步。

然而實際情況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當我們聚焦關鍵要素——“寡居且男性房主”時就會發現,符合這一特定條件的房屋數量并不會太過龐大。

相較于整個10公里區域內形形色色的居住單元,這類目標相對小眾。

因為在社會構成中,大多數家庭是群居模式,夫妻相伴、子女繞膝或是幾代同堂,女性寡居的情況相對較少,男性寡居的占比更是有限。

還有其他可行的偵查途徑。

一方面,可前往自來水廠調取數據。

雖說1996年時自來水廠多采用指針式水表,無法精確記錄每日用水詳情,但通過對比獨居人員當月與上月用水量,若發現用水量陡然增加數噸之多,那就極具嫌疑。

畢竟分尸過程會產生大量血跡,兇手必然需要用大量清水沖洗現場,如此一來,用水量異常便成了關鍵線索。

另一方面,在尸體陸續被發現后,警方理應在每晚12點至凌晨西五點這一特殊時段進行蹲守。

從后續拋尸情況來看,兇手并非一次性拋尸完畢,而是分多次、在不同地點進行,前后至少有8處拋尸地點。

首次發現尸體是在1月19號早上,那么拋尸肯定在此之前,因為如果很早就拋尸,比如1月11號就拋尸了,那么清掃阿姨可能早就發現了,而且清掃大街每天都要進行,極有可能是1月18日晚上至19日凌晨西五點之間完成第一次拋尸。

完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兇手仍在尋找機會繼續拋尸。

在那個年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