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道德經(jīng)原文和譯文及相關故事爆款熱文 第497章 (第1頁)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己;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己。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譯文天下都知道什么樣子才可以稱得上美的時候,也就知道了什么是丑;都知道什么樣子稱得上善的時候,也就明白了不善的定義。

因此,實有和虛無相伴而生,困難和容易相輔相成,長與短通過互相比較而得以顯現(xiàn),高與低互相依靠而存在,單音與復聲和鳴而成就曲調,前與后互相追隨。

正因為這樣,圣人才在處事方面采取了“無為而治”的做法,實施無言的教化方針,任憑萬物自然生長。

給萬物生命而不因為這一點將其據(jù)為己有,養(yǎng)育萬物也不因為這一點而自恃能力甚高,幫助萬物成就自己也不會居功自傲。

只有身兼功德而不自恃功德,功德才能不散去。

美丑善惡之辯楚地有一寧靜村莊,村民們質樸勤勞,過著簡單而滿足的生活。

村中有兩位好友,阿福和阿貴。

阿福生得眉清目秀,且心地善良,樂于助人,常幫著村里的孤寡老人挑水砍柴,因此備受村民夸贊,大家都言阿福心美面也美,是村里年輕一輩的榜樣。

阿貴則其貌不揚,身材矮小,還有些口吃,為此他心中時常自卑,覺得自己事事不如阿福。

一日,村里富戶張員外家張燈結彩,原來是張員外的生辰,宴請全村人。

阿福和阿貴一同前往,席間,眾人圍著阿福,不停地稱贊他的善行美德,阿福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只是靦腆地笑著。

阿貴坐在角落里,默默地看著這一切,心中那股酸澀的滋味愈發(fā)濃烈,嫉妒的火苗在心底悄然燃起。

這時,一個外鄉(xiāng)的落魄書生路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