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想到銀子,就聽太子吩咐道:“烏寶,取五百兩銀票來,給寒蘇姑娘壓壓驚。”
烏寶應諾,當即掏出五百兩銀票,遞給董寒蘇。
董寒蘇接過來,收入荷包中,心頭完全沒了陰霾,眉眼含笑道:
“尊者賜,不敢辭。多謝殿下,奴婢就笑納了!”
太子戲謔道:“你可算笑了。小姑娘家,還是笑起來好看。”
董寒蘇臉一紅。
這話聽著,像是太子拿她當個小孩子看似的。
即將分別時,她又想到曹晃。
太子查曹晃,會不會也查她?
但太子沒提,她也就裝聾作啞,當做不知。
“太子殿下,奴婢一直想問一問曹晃的近況。殿下可有他的消息?”
去年秋狩,她請求太子幫忙,救一救曹晃。
秋狩后不久,太子便通過紀衢告知了她曹晃的消息:曹晃的繼母確實打算把曹晃閹了,送進宮里做太監,目的是讓曹晃斷子絕孫,她自己生的兩個兒子便可完全繼承曹家的田地。
這繼母惡毒歸惡毒,但也不敢輕易害繼子的性命,怕曹晃的舅家來鬧,上告官府。
她還算有點小聰明,為了達到目的,把曹晃和自家侄女關一間屋子里,誣賴曹晃毀自家侄女的清白,那侄女彪悍,當場便朝他軟弱處下腳。
幸而太子的人及時趕到,救下曹晃。
紀衢告訴董寒蘇,曹晃已無心讀書,準備隨便謀個差事作生計。
不過,太子的人試過他的人品與才學,多番勸說他繼續讀書。
董寒蘇得到的消息,就這些,卻不知下文如何了。
提到曹晃,太子眉間染上笑意,道:“這曹晃,是個讀書的好苗子,才思敏捷,人品貴重。
“孤已勸他來到京城,保舉他入國子監讀書。元宵之后,他就入了國子監。”
原本他是想資助曹晃去安平府的書院讀書的,后來想想算了。
曹晃的家在那里,但凡有心人去打聽,輕而易舉能打聽到他的經歷遭遇。
這些家庭事瑣碎,卻最痛擊人心,倒不如來到千里外的京城讀書,更清凈些。
他也是見過曹晃,觀察過他的談吐,方才推舉他入國子監。
董寒蘇萬萬料不到曹晃會入國子監,喜不自禁道:
“真的嗎?殿下金口玉言,當是真的!多謝殿下!”
她又蹲身下拜,真心誠意地感激太子。
太子少見她情緒起伏這么大,不由好奇地問:
“孤聽聞,你父親曾資助過不少學子,你為何獨獨對曹晃另眼相看?”
他想問,莫非董寒蘇與曹晃青梅竹馬?
但想想她的年紀,又覺得這想法可笑,遂將話咽回去。
自然是因前世二人有過命的交情,她殺四皇子紀徵,也少不得曹晃相助。
曹晃用命幫她,她怎么能眼睜睜看他再次被閹,入這深宮,一生郁郁。
這些話,自然不能告訴太子。董寒蘇嘆息道:
“因父親資助的人里,曹晃哥哥身世最可憐,也最有才學,奴婢不忍他落入泥淖。”
太子突然記起,董寒蘇曾說過,曹晃曾幫她免于被拐子拐走。
這話,董寒蘇像是忘了似的,竟沒再提一句。
太子心中便生出些異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