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科長,這個你早該說的。”
“怎么能是現在這個章程呢?”
“沒做到對癥下藥?。 ?/p>
趙崢痛心疾首。
“對癥下藥?”
“那你說說,這癥狀,該開什么藥?”
“這......”
這一點,趙崢確實還沒把握。
不過,總之不該是現在這個樣子的。
......
......
......
次日,市局。
常務副局長辦公室。
“那位周科長,一點都不帶猶豫的?”
“是的?!?/p>
“哎,早知道,我就應該親自去的?!?/p>
周新遠這么一說,林巧凡也覺得很有道理。
要是周新遠這位領導當時親自到場,那誠意直接拉滿。
只不過,這種事情對周新遠這個領導來說,或許有些......
不過,事關前程,還在乎這么多?
當初就應該把誠意拉滿的!
“事已至此,大勢不可違??!”
“小林啊,這些天,你忙里忙外的辛苦了?!?/p>
“這次,這個局長的位置我沒上去,后面還不知道會不會挨收拾。”
“所以,接下來你有什么想調動的崗位,可以開始考慮了。”
“趁我現在說話還算數,能安排我就給你安排了?!?/p>
嗯,說人話就是:在失勢之前,把身邊的人,能安排了就安排了吧。
不過,安排身邊人的這種情況,通常都是某一個領導要調離崗位或者臨近退休。
才會開始著手安排這些事情,如安排秘書下放什么的。
當然,也有領導看著小伙子在自己身邊鍛煉的差不多了,該下放鍛煉鍛煉了的情況。
但無論怎么講,只要是正常情況,其他人也會適當的開開綠燈。
因為,他們也有需要安排身邊人的時候。
但像現在,這,屬于正常情況嗎?
這一點,周新遠自己都拿不準。
因為,只要周新遠出事,第一個沒跑的就是秘書出身的林巧凡了。
在官場上,永遠都不要小瞧了領導秘書出身,這一政治烙印。
秘書出身,天然的,那就是領導的親信班底。
但同樣的,如果領導出事了,那也是第一批挨清算的。
所以,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這個說法,很貼切。
對此,林巧凡也是十分清楚。
所以現在,還不是考慮自己后路問題的時候。
因為,實事求是的來講,他跟周新遠一樣。
沒有后路了!
不把這一關渡過去,早晚都得受影響。
“周局,不用,我就跟在您身邊就可以了?!?/p>
“再說了,情況不一定就真有這么糟?!?/p>
“實在不行,新局長到任后,您就積極地向新局長靠攏?!?/p>
“只要積極配合新局長展開工作,這上任的新局長也不至于就拿您開刀。”
“道理是有些道理,但最關鍵的,還是鄭市長和省廳那邊的態度?!?/p>
“誰又能知道,新局長會不會為了迎合上面,就拿我開刀?”
“所以,問題的關鍵,還是上面領導的態度?!?/p>
畢竟,這個圈子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市長和省廳對自己印象不好,起碼,自己這個級別的,都知道。
尤其是下面那些分管副局長,誰又能知道那些副局長中。
有多少人,是想在副局長前面加個常務兩字的呢?
所以,現在希望自己出事的人,不會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