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嬸說的,確實是劉鶯的親事。
“這兩個月給鶯丫頭說親的人不少,我們也都去打聽了一下,可你也知道,大家都是前幾年,因為逃難時一起搬過來的。”
“剛來的時候,經過鎮上,鎮上都是破破爛爛的沒幾個人,現在也才剛恢復沒多久。”
蘇寧點頭,她也還記得呢,從當初的廢墟難民,恢復到現在的熙熙攘攘,熱熱鬧鬧,真的很不容易。
不過,她大概猜到劉嬸想說什么了。
“劉嬸,您是不是覺得,大家都是來自不同的地方,在這里定居的時間也不長,也算不傻瓜知根知底,不敢隨意給鶯鶯定親?”
劉嬸連連點頭:“對對,可不就是因為這個,要不說寧丫頭你聰明呢,一下就猜到原因了。”
蘇寧臉上帶著笑,真心的。
劉嬸有這份心,就證明他們家對劉鶯是真的好,就像她家一樣。
事實也確實是如此,半大不小的丫頭,若不是爹娘真心在意,早在逃難的路上或扔,或賣,或是直接餓死了。
劉鶯也一臉驚訝,她確實不知道爹娘擔心的,原來是這個。
蘇寧又問:“嬸子,既然您說也去打聽過說親的人,是不是心里有了人選,但是又不是很放心,所以心里糾結?拿不定主意?”
“是呢,這不是昨天鶯丫頭回來,說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我們就想著也問問你,你跟鶯丫頭關系最好,你覺得她嫁給誰比較好?”
說著,劉嬸還真就說了幾個人選出來,其中兩個都是同村的,還有一個是鎮上的。
這三個是他們挑出來家里條件不錯,家里人都能干的,可是吧,互相又都有點不大不小的瑕疵,所以就想跟蘇寧說說。
這要是擱以前,這么大的事情,肯定不可能問蘇寧一個年輕姑娘。
可架不住蘇寧現在也是不同往日了,而且本來還迷迷糊糊,什么都不懂的女兒,昨天被蘇寧一點撥,對未來夫君,也有了一點自己想法了。
于是兩口子一合計,覺得可以問問蘇寧。
所以才有了今天一大早,特意來趕車的事情。
隨即劉嬸把那三個人的情況,又相繼說了一遍。
村里的兩個,一個住在河對面,家里沒有兄弟姐妹,只有他自己和一個老娘。
那娘也是能干的,逃難的時候帶著十幾歲的兒子,愣是走了幾百里路,最終找到了活路。
而且這幾年,也有沒媳婦,上年紀的漢子,想要娶她,但是都被她拒絕了,母子倆都是能干人,日子也是過得紅紅火火。
還有一個就住在村口,說起來還就在準學堂的旁邊呢,那男孩是家里老二,大哥逃難的時候瘸了腿,討不到媳婦。
另外家里還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一共五姊妹,弟弟才一歲多,去年年初生的。
他們家也開了十幾畝荒地,日子雖然過得有些緊,但也不會餓肚子,但如果嫁過去了,大伯哥,也就是瘸腿的大哥,以后養老肯定也得靠弟弟,或是侄兒們。
蘇寧聽楊嬸說著,臉上表情沒什么變化,只是在腦子里快速回憶那兩家人的情況。
“嬸子,你說的鎮上的那個呢?那又是什么情況?”
“鎮上那個啊,他也不算是鎮上的人,就是河下游,河壩村的人,來給我說親的,是他家大嫂。”